电动车入楼进梯屡禁不止,如何解?

核心提示: 近日,家住华都锦城的市民曹先生向记者反映,称小区里的电动车停在楼道、进入电梯的现象极为普遍。

987a2bb9ea7b66c8869eaed1b041a142

图为小区单元楼楼道内电动车乱停乱放。记者 帅莹 摄

本报记者 帅莹

近日,家住华都锦城的市民曹先生向记者反映,称小区里的电动车停在楼道、进入电梯的现象极为普遍。不仅堵住了安全通道,影响住户进出单元楼,还可能因为充电疏忽而引发火灾,带来安全隐患。

12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华都锦城小区,看到几乎每栋住宅楼的单元门内都停放着数辆电动车。记者注意到,单元楼入口处的墙面上张贴着“电动车禁止进入电梯”“楼道禁止停放电动车”等温馨提示,不过似乎沦为了摆设,丝毫未起到警示作用。在走访的过程中,仍不时有业主无视安全提醒,将车推入电梯,带回家中充电。

为何小区内电动车入楼进梯问题如此普遍?是否存在停车、充电等设施不足的情况?走访中,记者发现,小区内配备有地下非机动车库,并且大部分住宅楼的电梯都可以直达进入。即便部分楼栋没有直达电梯,步行距离也并不算远。而在地下非机动车库和单元楼前均设置有集中充电区域,充电口数量较为充足。

既然有地方可以停车、充电,为什么大家仍不愿在规定区域停放?在询问了多位业主后,记者得到了答案。业主孙女士表示,小区里虽有地下非机动车库,但进出通道较窄,并且必须通过一个直角转弯。如果遇到雨雪天,地面湿滑,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人来说,这条通道不好走。而路面上的停车点,虽然充电方便,但由于没有安装车棚,车辆只能露天摆放,“车子摆在户外,要么淋雨要么暴晒,电瓶还有被偷走的风险。”因此,很多业主明知有危险,还是会选择将车停在单元楼里或者推回家。

对于小区里电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很多业主虽反感,但也无可奈何。业主韩女士表示,每天傍晚单元楼里的电动车数量最多,进出通道时只能侧身避让。韩女士说,自己也曾好意提醒过其他业主不要将车推进电梯,但对方并不“买账”,还差点因此发生了口角。现在,考虑到左邻右舍的关系,韩女士即使看到这种情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希望小区物业能制定一些有效措施,来缓解这一现状。”

随后,就业主们的诉求,记者来到了小区物业服务处。工作人员邱先生介绍,从物业进驻小区以来,就一直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呼吁业主们文明停放电动车。除了张贴温馨提示外,小区入口的安保人员也会提醒业主将车停在指定区域。此外,物业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电动车上楼的情况,也会及时告知业主,并帮助挪车。然而,这些劝导措施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邱先生表示,对于业主们提出的室外停车点没有车棚的问题,物业也曾考虑过加装,但由于道路宽度等原因,加装车棚不符合消防条件,因此,该方案只能作罢。“为了缓解小区内电动车频频入楼进梯,影响业主安全的问题,我们正陆续给小区内的电梯加装智能阻车系统,通过技术手段来‘拒载’电动车。”邱先生介绍,阻车系统运行后,一旦有电动车进入电梯,会立即启动语音提示,并保持电梯门开启,直到电动车退出后,才会恢复电梯正常运行。“目前,小区内一期住宅楼的智能阻车系统已经完成安装,二期正在施工,三期四期处于申报阶段。”邱先生告诉记者,后期物业会积极和电梯厂家进行沟通,尽快完成智能阻车系统的授权使用,“在此期间,希望业主们能够耐心等待,并主动将电动车有序停放在安全的区域。”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业主并非不知道电动车停放在门厅、过道的危害,但由于安全意识较弱,且仍抱有侥幸心理,还是选择将车随意停放。而要想根治电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不仅需要小区物业积极履行监管责任,加强对业主们的宣传引导,也需要广大市民主动配合,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多一个人遵守,就少了一分危险,自觉规范停车,才能营造安全有序的小区环境。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