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卢明辉在老年大学里教授萨克斯。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萨克斯上手不难,但想要学精了却不易,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基础打牢了,踏踏实实的,一个音一个音地练……”在市老年大学的萨克斯班,讲台上的卢明辉正在教授萨克斯,讲台下是二十多位认真听讲的学生。这些学生都已过了退休的年纪,但拿起乐器,他们好像回到了各自最意气风发的岁月。
当细腻婉转、清新悠扬的萨克斯乐声响起,卢明辉走进这群学生中,仔细聆听每一位学生的吹奏情况,及时纠错。在他的指导下,这乐声出现了变化,低音深沉而平静,高音清澈而透明,多了几分感情,也多了几分艺术感染力。
今年69岁的卢明辉来自黑龙江,在教师岗位上待了40多个年头,主要教授小学英语。退休之后,老人被儿子接到了这座小城。“我是2017年来到丹阳的,当时还挺不适应。不仅是因为生活环境有差异,更是因为远离了生活了几十年的圈子,人生地不熟。”为了尽快适应,卢明辉决定学一门乐器,好让自己开心一些。从二胡到电子琴,再到其他。卢明辉最终选择了萨克斯这一管乐器。
网上的教学视频看了一个又一个,卢明辉通过自学很快便掌握了这种西洋乐器,并在一处公园里吹奏了他学会的第一支曲子——《映山红》。在家练,出去吹。一头白发的卢明辉吹奏起来颇有腔调,吸引了不少路过的中老年人驻足围观。其中一些人也对萨克斯产生了兴趣,决定和卢明辉一起学、一起练。到2020年,卢明辉的“萨克斯朋友圈”已经发展到二十多人,想要跟着卢明辉学的就更多了。
面对一众老年人对于萨克斯的学习需求,市老年大学在这一年专门开设了萨克斯班,卢明辉成为这个班的第一任老师。“开班的时候有20人,除了个别会吹奏的,其他人都是零基础。这学期,一共有32人报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零基础。”卢明辉说。
自己学和教别人不是一回事,数十年教学经验让卢明辉在上课时尤为负责。“我本就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生怕误人子弟。”带着这份压力,卢明辉更加勤于练习,并且不断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一节课2个小时。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每次都要备课4个小时以上。”
“班上较为年轻的也有五十多岁了,年纪最大的一位今年已经八十岁了。”虽说都是过了退休的年纪,但一个班的学生在年龄上差异也算不小。不仅如此,学生资质的差异对卢明辉来说更是一道难题,“有的人零基础,有的人已经学过一些。有的人接受能力强,有的人接受能力差。”
面对这一情况,卢明辉着手分开教授,以不同的进度给学生们上课,“新手重在学基础,稍会一些的可以学更难一些的,这就类似于基础班和提高班吧。”严谨和负责的教学态度让卢明辉深受学生们的敬重,而卢明辉也乐于和学生们交朋友,乍看之下的课堂在卢明辉心中实则是一群老人一起“玩音乐”。
“有人说,吹奏一小时萨克斯相当于游泳一小时。不管这话在科学上是否严谨,但至少说明吹奏萨克斯能够不错地锻炼人的身体,增加人体肺活量,这对老年人来说大有裨益。”和对身体的好处相比,卢明辉觉得,音乐带来的心灵上的治愈对老年人更为重要。
“学会萨克斯之后,我只要吹奏,心情就好。对我们老年人来说,能在晚年生活中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有一份好心情,就不觉得自己老,就觉得活力无限。”卢明辉笑着说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