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余春培(右一)组织开展校外教育辅导站红色主题活动。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新学期到来,学校里书声琅琅,充满欢声笑语,而开发区毛家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却显得格外冷清。早上,余春培在经过这里时再一次习惯性地往里走,走到大门前才意识到,他已经彻底告别这里了。
曾在学校担任过校长的余春培今年已经79岁了,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余春培早已桃李满天下。退休后的他本该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但他却一头扎进了毛家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继续发挥余热,这一干又是十多年。
这个夏天,余春培最后一次参加了校外教育辅导站组织开展的夏令营活动。在这之后,校外教育辅导站的人员进行了换届。他,真正地退休了。
校外教育辅导站大门紧锁,余春培隔着门朝里望,想看看有没有举办活动,门窗是否关好了,展板是否都收拾好了。“如果身体允许,如果再年轻几岁,我应该会接着干吧。”换届后,余春培每次顺道路过这里时,总会停下来看看。有时候,其实并不顺路,他只是想孩子们了。
春去秋来,稚嫩的孩子们来到这里,带着“红心”离开。“我的使命,就是在这个价值观念逐渐走向多元的世界里,将种子播撒进每个孩子的心灵,用红色填充他们生命的底色。”余春培感慨地说道。
余春培说,毛家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前身是毛家社区辅导站,而毛家社区辅导站是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王良弼老人创办的书画辅导班发展而来,“算起来,辅导站已经有30多年历史了。”
这些年来,毛家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一直开展着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和兴趣班,但不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唱歌、手工,辅导站的最终目的都是立德树人,培养孩子们爱党爱国的情感,这是毛家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的意义所在。
“以前,校外的辅导班大多是学科类的补习班和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被取缔之后,舞蹈、乐器、跆拳道这类兴趣班成了主流。而我们的辅导站又有所不同,我们重视的是孩子们思想品德和爱国情感的培养,是红色教育。”余春培说。
在毛家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里,志愿老师大多是退休老教师,他们发挥余热投入到下一代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余春培算得上是他们中的“先行者”。
“最初的时候,我们辅导站里空空如也。”余春培说,为了将辅导站建立起来,他放下粉笔,戴上手套去淘废品。“很多主题活动要用到的展板已经使用了超过10年,其中有不少都是我当时从拆迁户家门口的废品堆里捡来的,之后进行再加工。”在创作书画之余,余春培经常会去废品收购站淘一些物件,被丢弃的门板、床板、拆迁户家中墙上的三合板,还有一些泡沫板、不锈钢板,都被用来做展板。
一年又一年,展出的作品换了又换,可这些展板一直在使用着。
除了寻找展板材料,余春培还花费大量时间寻找展出所需的史料、政策文件,他从各种报纸、书刊上剪下来,一张一张贴在亲手绘制的精美纸张上。
辅导站,就是在“废物利用”与“动手创作”的基础上,渐渐有了一定规模。
10多年来,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等主题,余春培创作了上百幅书画作品,每年参与开展30多次各类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获得的各类荣誉数不胜数。他如老黄牛般勤勤恳恳,在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
余春培觉得,这个辅导站虽小,但意义重大。“一定要将红色主题教育长长久久地开展下去,让更多的孩子童心向党。”余春培这样说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