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良: 一支画笔,勾勒农村娃的彩色未来

核心提示: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或坚守在乡村,或从事着特殊教育工作,或义务服务在校外辅导站……他们虽在各自不同的“讲台”,却有着同一颗教育初心。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老师·好”系列报道,记录这些教师的一份坚守。

0d7b23efc25b5635be408d099d14a9b0

图为蔡建良教学生画画。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或坚守在乡村,或从事着特殊教育工作,或义务服务在校外辅导站……他们虽在各自不同的“讲台”,却有着同一颗教育初心。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老师·好”系列报道,记录这些教师的一份坚守。

又是一年金秋九月,又是一年教师节。对于在乡村小学教书育人近40年的蔡建良来说,今年的教师节与以往有些不同。

“当年我从学校毕业,走进这所小学时,正赶上第一个教师节。这学期开始,我退二线了,又碰上教师节了,就像是走了一个圈。只不过,走完这个圈,我用了整整38年。”蔡建良感慨地说道。

1985年,蔡建良从原丹阳师范毕业,走进了导墅中心小学(现更名为丹阳市匡亚明小学),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回忆过往,就连蔡建良自己也没想到,他在几年后竟当了美术教师。“那一年,市里举办了首届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学校领导知道我有一些美术基础,便让我去参赛。”蔡建良说,那时候,绝大多数乡村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专门的美术课程,更别说专职的美术教师了。在一众参赛的教师中,蔡建良是唯一一名来自乡村的教师。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位来自乡村的语文教师,在那届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喜讯传来,当时的导墅中心小学有了两个变化:一是开设了专门的美术课程,二是把蔡建良从语文教师岗位调到了美术教师岗位,他也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专职美术教师.。自那以后,蔡建良一边忙着教学,一边忙着自学,不断提升自己。一张白纸,一支毛笔,一瓶墨汁。在乡村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蔡建良不是在美术课堂上,就是待在自己的画室里。

在美术教师岗位上,蔡建良致力于探索小学美术教育方法,他自编了一套以美育文化为特色的校本教材,在学校里开设了儿童画、国画、素描等课程。“上课画鹅,我就事先去录制鹅的叫声,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想象鹅在河里划水的场景;画大熊猫,我就事先用硬纸板做成大熊猫的各个身体部位,让学生们自己去摆,摆出各种形态,他们都非常感兴趣,也都画得很好。”利用各种有创意的方式,二十多年来,蔡建良用一支画笔,为上万名学生勾勒出彩色的校园学习生活。

在教授美术的同时,蔡建良还常常以一名美术老师的独特方式打开学生的心扉。蔡建良曾教过一名调皮的学生,午休的时候不仅不休息,还去打扰别人休息。他没有严肃批评这名学生,更没有处罚他,而是邀请这名学生去他的宿舍里当模特。蔡建良一边认真作画,一边与学生交流沟通。多年后,当这名学生前去拜访蔡建良时,蔡建良找出当时作的那幅画送给他,学生当场便红了眼眶。

在数十年的教学工作中,蔡建良尤为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还常常和这些学生互赠画作,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他把学生们的优秀画作一一收藏着,后来全都放进了学校的美术馆里,“若干年后,当这些孩子再回母校,看到他们曾经画的画,一定会很骄傲,很快乐的。”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这是蔡建良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初心,“我用美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艺术的种子,不管这种子是否能长成参天大树,至少在孩子们的童年里,能够感受到快乐,这就是我所希望的。”

在乡村小学数十年,蔡建良从未想过离开,“这里的学生是那样的质朴,他们想要拥有快乐充实的童年,他们想要实现多彩斑斓的梦想。孩子们的渴望,就是我为之坚持的信念。”

在匡亚明小学,蔡建良就是以一支画笔,一门美术课程,点亮了学校的美育之路。如今,匡亚明小学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立美育人”的新路,蔡建良也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美术辅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一路走来,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欣慰。”蔡建良说,“这所乡村小学曾经在艺术教育上几乎是白纸一张,而现在,在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这张白纸已经被画上了缤纷的色彩。”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