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骏) “这存单上写的名字确实和你的名字是一样的,但系统显示,你的个人信息与开户人的信息不一致,所以你取不了这笔钱。”近日,市民陈女士在家里翻出了一张泛黄的储蓄存单,这是陈女士的母亲在18年前为她存的一笔钱。然而,当陈女士拿着这张储蓄存单来到银行取钱时,却发现取不了。“按照银行的说法,这笔钱不是我的,而是属于同名同姓的另一个我。”陈女士对此感到十分困惑。
陈女士告诉记者,在她17岁那年的春节,母亲将她的压岁钱存了起来。记者在陈女士提供的一张储蓄存单上看到,户名为陈女士的姓名,存入金额一共为3000元。交易日期为2007年3月3日。到期日期为2008年3月3日。存期为一年,到期后自动转存。陈女士告诉记者,银行工作人员称,经过18年,这张储蓄存单内的金额已经有4500多元。不过,陈女士却无法将钱取出。
“钱是我妈当年存的,户名也是我的名字,现在不仅取不了,还说是别人的。”陈女士说,“我问了我妈,她说当年去存钱不需要带任何证件,她只是填写了姓名、居住地址等个人信息,把钱给了工作人员,就存好了。”据陈女士的母亲回忆,在她向银行工作人员提供了相关信息后,工作人员在电脑系统上进行了身份匹配,“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弄错了,匹配了一个和我年龄一样,住址接近,且同名同姓的人。可是,18年过去了,当时究竟错在哪儿了,谁也说不清了。”
陈女士表示,在她与银行工作人员沟通后,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对当年办理这张储蓄存单的材料进行核实,之后再与陈女士联系。
隔天,陈女士就接到了银行方面的电话。“工作人员表示,经过查询,他们找到了我妈当年储蓄时签字的材料存根,确认当年去银行储蓄的人就是我妈。不过,我还是取不了钱。”陈女士说,“银行方面表示,因为现在我和我妈的户口不在一起,所以无法证明我妈是我妈。我得去属地派出所开具证明才能将这张储蓄存单上的钱取出来。”
陈女士表示,她没想到去银行取这笔钱会这么复杂,接下来,她也只能按照银行的要求去做,尽快把钱取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