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逐梦班——钢琴
游泳馆
羽毛球馆
成人逐梦班——陶笛
公益乐学——亲子陶艺
公益乐学——青团制作
本报记者 魏郡玉 通讯员 周丽琴 文/摄
每天早上和晚上以及周末、节假日,市工人文化宫内健身的、打球的、跳舞的、学书画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工人文化宫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我很喜欢来这里活动健身。”朝阳城市管理养护有限公司的职工赵越准时来到工人文化宫进行休闲运动。“以前下班了大多是在家里玩手机,去年8月工人文化宫开放后,我和同事经常来打卡。”
我市有24万名职工,面对如此广大的产业工人,如何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工人文化服务阵地?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市总工会以工人文化宫为主阵地,打造职工文化“半小时服务圈”,使我市的产业职工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8小时外”都得到优质文化服务。
记者了解到,2021年,为完善工人文化宫功能、更好地满足职工文化需求,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工会的支持下,以置换市全民健身中心的方式重建工人文化宫,定名为丹阳市工人文化宫职工体育中心,内设游泳馆、健身房、乒乓球馆等场馆,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17000平方。如今工人文化宫已经成为职工学习提升、体育健身、艺术活动的重要阵地。
今年3月,市工人文化宫“公益乐学”系列活动火爆出圈,“公益乐学”作为市工人文化宫2023年文化普惠活动中的一张闪亮名片,培训活动面向全市基层工会会员,茶艺培训、插花技巧、青团制作……等文化活动场场爆满。同时,为进一步增强服务职工、服务社会的职能,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助力实现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工人文化宫还面向全市开设成人兴趣培训班,爵士舞、钢琴、古琴等培训课程广受好评。
工人文化宫火爆出圈的背后,是市总工会贴近职工需要的暖心举措。不仅如此,为更好服务职工,针对现有物业设施老旧以及安全隐患问题,工人文化宫先后投入了100多万元,对羽毛球场灯光、座椅系统、智能停车系统、地下车库灯光系统、大楼消防系统、泳池过滤系统、非机动车停车场进行了升级改造,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功能发挥的堵点难点问题。下一步还将加强巡检,升级文化宫整体硬件设施,提升职工参与活动的体验感。
如何科学便捷地对场馆进行布局,不断丰富拓展文化宫业态?对此,工人文化宫计划拆除篮球场围网、设计工会文化展示区、健身运动区、大型车辆停放区等模块,将门前广场打造成集大型活动、宣传阵地为一体的工会特色广场,更好地体现工会元素。“我们还将与专业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引入社会资源对文化宫三楼进行整体打造,引进人脸识别、体质监测、互动健身等新模式,打造全省领先的占地4000平方米的交互式健身场馆,更好地满足职工需求。”工人文化宫相关负责人说道。
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副主席景荣平介绍,立足我市职工会员分布特点,市总工会将始终坚持公益性服务,兼顾社会化和市场化,打造文化宫集群,以“1+N”联动发展模式回应全市职工群众文体生活的需求。持续放大市级工人文化宫辐射影响力,有效整合镇(区)文化站、影剧院等已有业态资源,在工业园区、镇(区)试点建设镇(区)级工人文化宫2~3家,促进全域职工文化阵地联动。目前工人文化宫华南分馆已经成立,丹北镇飞达工人文化宫也在稳步推进中。
“市工人文化宫将继续以服务职工、服务社会、服务工运事业为宗旨,为广大职工和市民提供健康有益的活动场所、优质完善的服务,把工人文化宫办成职工的‘学校和乐园’。”景荣平说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