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附近“代购生意”引家长担忧

核心提示: 近日,市民曹女士(化名)来电向本报记者反映,称在其孩子就读学校的附近,有个别商家做起了帮未成年学生网络代购的生意。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学生付钱,商家下单,购买的商品除了食品、玩具外,还有二手手机等电子产品。

家中突然出现化学试剂,询问后得知是孩子通过网络代购获得

2ec7658df15c96079f1c14305f3f7541

2b4e2f70b9c4e93cf250d43d73700bb4

图为曹女士(化名)的孩子通过代购买到的化学试剂。记者 帅莹 摄

本报记者 帅莹

近日,市民曹女士(化名)来电向本报记者反映,称在其孩子就读学校的附近,有个别商家做起了帮未成年学生网络代购的生意。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学生付钱,商家下单,购买的商品除了食品、玩具外,还有二手手机等电子产品。曹女士认为,商家为谋取利益而对学生消费毫无约束的行为很不妥。

曹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突然在家中发现了几瓶化学试剂,经上网搜索,其发现这些化学品带有一定的腐蚀性,比较危险。在询问了家人后,她得知这些东西竟是孩子通过网购渠道买回来做化学实验用的。“为了孩子的成绩着想,平时我们都会严格管控其玩手机的时间,也没有为其购买手机,他是如何网购到这些化学品的呢?”在曹女士的追问下,孩子才告诉她,原来学校附近的一家商店向学生提供网络代购服务。学生只要将钱交给店员,对方就会代为下单商品,收发快递。如果所购物品金额较大,商家还会从中收取10~15元的代购费。

在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曹女士第一时间对孩子进行了批评教育,“家里不是做化学实验的地方,万一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没有专业的设备及时处置,可能会给自身以及周围居民带来危险。”同时,曹女士也对该商家的经营行为感到气愤,她认为,未成年人大多是在家长不允许的情况下,才会想到通过商家代购的方式购买想要的物品。而在这个过程中,商家丝毫不对学生购买的商品进行把关,“如果只是代购一些文具、零食也就算了,但若是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商品或金额较大的手机,甚至是化学试剂、刀具等危险品,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业,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之后,曹女士找到商家反映此事,“对方一开始并不承认,后来又表示他们仅提供代购服务,至于学生购买了什么与他们无关。”得到这样的回复,曹女士很生气,她认为,现在孩子手里多少都有一些零用钱、压岁钱,方便购买文具和日用品。家长和学校虽然会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但也无法做到全天候监督。此时,商家若不加约束地偷偷给孩子提供网购服务,完全不利于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长。

昨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曹女士所说的店铺,发现这家店并未开门营业。接着,记者又尝试拨打了店铺电话,也一直未有人接听。在之后的走访过程中,一位市民听到记者询问周围是否有为学生提供网络代购服务的店铺时,明确指向了曹女士提到的商家。据该市民介绍,她已从附近的学校毕业两年,在其上学时,这家店铺就开始为学生提供代购服务了。“有时候我去店里买东西,经常能看到学生和店员围在一起。在学生支付完商品金额后,由店家代为购买,这个生意做得很是红火。”此外,据该市民回忆,先前该商家店外的LED滚动字幕条上,也添加了可以进行网络代买的宣传字样,“附近学生基本都知道这里可以进行网络代购。”

采访中,部分家长在了解到该情况后,纷纷表示担忧。市民廖先生认为,尚处于成长期的未成年孩子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被一些攀比、诱惑影响到学习,“如今一些商家在看到未成年人独自购物时,都会询问其是否征得了家长的同意,或直接拒绝将大额商品售卖给孩子。而该商家的做法则缺乏最起码的经营底线,轻而易举地让孩子的购物行为规避了家校的检查。”廖先生表示,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要依靠家长和学校,社会教育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希望商家可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相关部门应对该经营行为进行整治,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就商家擅自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代购服务的问题,有律师表示,鉴于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其心智及辨识能力尚未成熟,对所买到的东西很难辨别,同时,在这些交易中有时还会存在其他的风险,所以,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委托网络代购须经家长同意或追认。未经家长同意或追认,随意帮未成年人代购物品,交易可被撤销,提供服务的人员也应承担相应风险。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