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帅莹) “历时三个月,终于帮徐秀英一家拿到了不动产证,这下我的心里总算踏实了。”21日上午,市民朱三益带着一面写有“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锦旗来到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向该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采访时,朱三益边从怀里拿出一封感谢信,边跟记者说起这三个月以来的办证经历。原来,前段时间,朱三益的一位亲戚找到了他,说大泊社区的徐秀英一家遇到了难题,因朱三益为人热心,所以希望他可以帮忙联系解决。在仔细了解后,朱三益得知,先前徐秀英一家因为家人病重等原因,错过了将土地使用证以及房屋所有权证更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的机会。看到其他家庭都拿到了新证,徐秀英一家很是着急。而更让他们忧心的是,当时,家中又面临着变更房屋所有权人的问题。“没有不动产权证书,房子即为‘黑户房’,就无法变更所有权人,必须得换领新证才行,但徐秀英一家不知该从哪里着手办理。”乐于助人的朱三益随即主动承担起帮助咨询的工作。
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换证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徐秀英一家的房子建于1996年,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当时只建了一层平房,证载面积为92平方米。”朱三益说,但1998年时,徐秀英家的房屋因漏雨严重,无法居住,村委会和镇建房办负责人经实地勘察后,最终同意其加盖一层。可时隔已久,目前房屋二层的准建证及相关资料大多已丢失,导致一直无法办证。
无奈之下,朱三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不成事”帮办窗口。“工作人员在了解徐秀英一家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将问题上报。之后,中心主任马银军联系了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及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共同来到徐秀英家重新进行测绘,并将汇总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房屋面积。”朱三益说,整个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全程跟进、主动服务,现在问题已经顺利解决,徐秀英一家也拿到了新的不动产权证书。“‘办不成事’帮办窗口,能让市民少跑路,办成事。”朱三益激动地说道。
据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马银军介绍,为及时解决企业、群众在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畅通为民服务渠道,中心特别在服务大厅设立了“办不成事”帮办窗口,值班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有多年的一线窗口从业经验,为企业、群众提供“兜底”的暖心服务,把主动帮办落到实处。此外,该中心还推出一系列举措,如开设企业窗口和绿色通道、提供“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预约上门服务等,竭尽全力在“解痛点、梳堵点、攻难点”上下功夫,今年以来共办理延时服务1668件,上门服务20余件。“一面锦旗,一封表扬信,这既是一份肯定,也是一种鞭策与激励。”马银军说,接下来,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专业的工作水平、热情的服务态度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高效的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