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清运“气味”的垃圾转运驾驶员

核心提示: 骄阳似火的天气里,很多人选择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然而却有这样一个群体,每天早晨5点多钟就挥汗如雨奋战在垃圾转运一线,接受着烈日的“蒸烤”、忍受着垃圾散发出的恶臭清运垃圾,为广大市民创造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他们就是市城管局绿洲废弃物处置中心的垃圾转运驾驶员。

495146a3f4c0aedd7bfaaf694894cbdb

图为张森为垃圾转运车浇水降温。

记者  陈晓玲  摄

本报记者  陈晓玲  通讯员  小丰

骄阳似火的天气里,很多人选择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然而却有这样一个群体,每天早晨5点多钟就挥汗如雨奋战在垃圾转运一线,接受着烈日的“蒸烤”、忍受着垃圾散发出的恶臭清运垃圾,为广大市民创造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他们就是市城管局绿洲废弃物处置中心的垃圾转运驾驶员。

8月11日上午9时30分许,室外已酷暑难耐,路旁树叶被“炙烤”得打了卷儿。今年43岁的垃圾清运驾驶员张森已清运完第一趟垃圾返回到垃圾转运场,坐在驾驶室这个“大蒸笼”内,他的脸颊晒得通红,满头是汗。只见他熟练地将转运车倒入垃圾桶位置,随后从车上下来,拿起一旁的水管开始为车辆清洁、降温。

张森告诉记者,夏季气温较高,垃圾异味较重,为了保障行车安全以及减少异味在清运途中对市民带来的影响,每一趟垃圾清运回来,他都会清洁车辆,同时也是给车辆降温,“给车辆浇水降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能直接往车胎上浇,必须将水浇在车胎的挡板上,不然一冷一热,车胎更容易出现爆裂等问题。”浇完水后,张森又将垃圾桶固定在转运车上,检查好各个环节,准备开始他的第二趟清运。

为了解垃圾转运的全过程以及体验在驾驶室这个“蒸笼”里的感受,第二趟清运,记者和张森一同前往光大环保能源(丹阳)有限公司。

上午10点,铁质的车身早已被阳光“烤”得滚烫,没经验的记者直接去拉车门把手,一阵刺痛让记者立即缩回了手。见状,张森微微一笑说:“不能这样拉,会烫伤。”说罢,他套上手套包住把手将车门打开,他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下,必须敞开车门散热一会儿才能上车。

趁着散热的空闲,张森又仔细地把车辆的各个关键部位检查了一遍。10分钟后,满头大汗的张森回到驾驶室启动汽车,满载垃圾的转运车慢慢驶出绿洲废弃物处置中心。没过一会儿,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记者已满头是汗。

行车途中,记者试图与张森交流,“反应慢半拍”是他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后来,才知道张森之所以“反应慢”,是因为他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驾驶上,一刻也不敢走神。

趁着等红绿灯的时间,张森这才跟记者攀谈上。“坐在车里像‘蒸桑拿’吧。”张森说,虽然有空调,车内还安装了小电扇,但在太阳暴晒下作业,车内一直是滚烫滚烫的。绿灯亮起,张森又恢复“冷漠”样,精神高度集中地驾驶着车辆。为了避免高温天气行车犯困,风油精被放在了张森随手可拿的地方。

“这车内的异味真让人受不了,你是怎么忍受的?”又一个等红绿灯的时间,记者问了张森这样的问题,虽然戴着口罩,但记者已被臭味熏得头晕了。而张森则微微一笑:“早就已经习惯了,好像对臭味也‘免疫’了。”

张森告诉记者,他从24岁就开始从事这个行业,以前是在珥陵驾驶垃圾车,之后就转到了这里,经验还算比较丰富,但来到这里后,发现还是不太一样。“这里的垃圾转运车比较大,而且需要把垃圾桶‘背’上车,需要一定的技术,因为垃圾车的背桶不像一般的货物,而且驾驶的时候也要十分注意。”张森说,垃圾转运车算大型车辆,行驶途中也存在一定的视野盲区,所以在右转弯时,他就特别注意,一般会等上3秒才缓慢通过。

从绿洲废弃物处置中心到光大环保能源(丹阳)有限公司约42公里,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张森在驾驶室内的时间约一个小时。每天他需要来回12趟,一车垃圾15吨,一天一个人就能运出垃圾上百吨。

对于这份工作,张森说:“刚从事这行的时候,也曾在乎别人是不是看得起自己,因为每天都与垃圾打交道,身上时常都是臭味;等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也曾担心自己能不能找到另一半……”但久而久之,张森慢慢就释然了,因为在他看来,不管是什么工作,总得有人去做,“好在我妻子十分支持我的工作,有了家人的支持,我更加有干劲。”

“夏天难熬些,不仅热,而且垃圾的臭味也是个挑战。不过,工作总要有人去做嘛!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得全心全意把它干好,天再热再辛苦,每天垃圾日产日清,能为市民创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在回程的途中,张森认真地这样跟记者说道。

垃圾转运驾驶员张森,只是我市高温下坚守者的一个缩影。高温炙烤下的各行各业劳动者,他们正头顶烈日坚守在岗位一线,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