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汗“筑”就城市之美的建筑工人

核心提示: 建筑工人们坚守一线,挥汗如雨,与高温抗衡,为城市的美好“添砖加瓦”,他们忙碌的身影也成为烈日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9a20ce19ea9e72737391f5e96dddd77

图为王宏俊(右一)和工友正在安装护栏。记者 陈晓玲 摄

本报记者 陈晓玲

三伏天已过,但炎炎烈日,仍是酷暑难耐。然而,建筑工地上赶工的“热度”就跟这天气一样,丝毫未减。建筑工人们坚守一线,挥汗如雨,与高温抗衡,为城市的美好“添砖加瓦”,他们忙碌的身影也成为烈日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9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吕叔湘中学迁址新建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挖掘机、土渣车正忙碌地来回穿梭,建筑工人们正在滚烫的钢筋水泥间忙碌,脸颊被晒得黝黑发亮,全身的衣服被汗水浸透。

在1号教学楼的一角,今年43岁的护栏安装工人王宏俊正拿着水壶大口喝着白开水,他告诉记者,早上6点多他们就开始干活了,干建筑体力消耗很大,半天下来,最少得喝六七斤水。

虽未到正午,但阳光已刺得人睁不开眼,记者看到,除了安全帽、工作服、手套,水壶、毛巾成了建筑工人们的“新装备”。

快速地喝完水后,只见他拿起安全绳,便快步地朝二楼走去。见状,记者立即戴上安全帽,爬上土坡,钻过层层脚手架,紧跟上王宏俊的步伐。他说,今天需要把这栋教学楼的护栏全部安装完成,所以得抓紧时间。到达二楼,王宏俊将安全绳穿戴在身上,将另一头的保险扣扣到一旁的脚手架上,将一节护栏放置在阳台预留的安装位置,然后拿起电焊工具,越过护栏,动作一气呵成。“我需要先将护栏底部焊接在地上,然后将每节护栏再焊连起来。”说着,在另一位工友的配合下,王宏俊戴上眼镜开始专注地工作。电焊发出的红色火光,照在他黝黑的脸上,散发出不一样的光芒。

为了观察得更加仔细,记者伸手想扶住已经安装好的护栏,却被烫得立马缩了回来。在阳光的照射下,铁质的护栏都已被晒得滚烫。但王宏俊和工友顾不上这些,仍然一丝不苟地焊接着护栏,汗水不住地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他只能不时地抬起胳膊擦汗。“我戴着电焊墨镜,汗流到眼里不仅很难受,而且看不清,所以我都在脖子上挂一块毛巾,实在受不了的时候能及时擦掉脸上的汗。虽然我们戴着手套都能感受到护栏的烫手,但也习惯了,皮糙肉厚的,没关系。”擦汗间隙,王宏俊笑着对记者说。

就在现场站了不到10分钟,记者就已满头大汗。王宏俊看到记者不住地擦汗,便让记者先到一旁休息。“我们这一天,全身能湿透好几次,不开玩笑地说,衣服都能拧出几斤水。工地为我们准备了水、饮料、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非常贴心,我去拿点给你吧!”

“天气炎热,安全帽、安全衣、手套等装备一件都不能少,对工人来说,高温室外作业确实十分辛苦。”一旁的该项目技术负责人陈丁旭如是说。

二楼安装完毕后,王宏俊便收到指令前往教学楼楼顶进行支援,他拿起工具、拎着半挂在身上的安全绳直奔楼顶。一走上楼顶,记者就感觉到热浪扑面而来,明晃晃的太阳十分刺眼。阳光下,偌大的楼顶四周,黑色的安全护栏微微泛着光,几位头戴安全帽、身上挂着安全绳的建筑工人正在忙碌着。

在楼顶作业,温度更让人吃不消。护栏烫手、地面又烫脚,但现场的建筑工人们丝毫未受影响。大颗大颗的汗水沿着他们的脸颊流下,大家都顾不上擦汗,他们要赶在收工前完成这个作业面。

陈丁旭介绍,高温下,建筑工人上午11点半结束工作,下午视温度情况延迟作业,有时候到4点以后才出工。“安全是第一位的。为了防暑降温,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品会让大家随身携带。”陈丁旭说。

接近中午11时半,为了及时补充水分,王宏俊快速取下手套,拿起身旁3.5升的大水杯,“咕咚、咕咚……”喝了起来,瞬间水就下去了不少。看着楼顶四周的护栏,王宏俊一边擦着嘴边溢出的水,一边长舒了一口气,“还好,大家齐心协力上午就把楼顶的护栏安装完成了,不然这样的烈日下,在楼顶暴晒,着实有些受不了。”

说完,王宏俊脱下安全帽、安全绳,开始收拾装备。记者看到,他不仅身上衣服湿透,满头满脸是汗,就连安全帽和安全绳也在滴水。王宏俊说,干这一行20多年了,早已习惯……

城市建设,争分夺秒。正是成百上千个奋斗在一线的建筑工人冒着酷暑,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挥洒汗水,一个个项目才得以快速推进、准时完成。他们用汗水记录自己经历的平凡与艰辛,用汗水为整个城市“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