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退了差价就不能退换货,合理吗?

核心提示: 近日,市民陈女士却在申请保价后,被商家告知,差价退回后就不能再进行商品退换货。陈女士觉得,商家这样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本报记者 帅莹

前脚刚下单了某件商品,后脚该商品就降价了,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很不甘心的一件事。因此,不少电商平台为了让消费者放心购买,纷纷主动推出7~15天保价或买贵必赔服务。在此期间,商品若因市场价格波动或促销活动而降价,消费者可要求商家退还差价。然而,近日,市民陈女士却在申请保价后,被商家告知,差价退回后就不能再进行商品退换货。陈女士觉得,商家这样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陈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在抖音平台购买了两件衣服。隔天,当她查看商品物流信息时,发现两件衣服的售价比自己购买时便宜了十几元。“商品还在路上就降价了。”这让陈女士感到有些懊恼,随即联系商家客服询问是否可以退还差价。客服人员对此爽快地表示,店铺内的订单在15天内,均支持退差价。但由于消费者在付款后,货款并不是直接打入商家的账户,因此,需要陈女士在收到商品后,先点击确认收货,待商家收到货款后再帮助其完成退差价的操作。

两天后,陈女士收到了包裹,并于第一时间联系了商家客服。在客服人员的协助下,完成了两笔差价退款,共计21元。之后,陈女士试穿了两件衣服,发现其中一件连衣裙的大小不太合身,便在商品售后页面点击了换货,可这一次售后处理却没能那么顺利。“客服拒绝了我的换货申请,并表示在我申请保价时就已经说明,商品一旦退了差价,就不能进行退换货了。”在翻阅了之前与客服的聊天记录后,陈女士这才发现,其中一段文字中包含了一则小贴士,内容为“请确认收到的商品没有问题,订单退差价后,不再支持退换货”。

“网购7天无理由退换货是消费者的权益,怎么能随意和保价捆绑在一起呢?”陈女士觉得,若是消费者在购物后,遇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是有外观与商品描述不符、不合适等情况,只要没有超出售后期限,那么商家就理应给消费者办理退换货,而不是因为事先退还了差价,就让消费者“默认”放弃自己其他的权益。随后,陈女士将问题反馈给平台的官方客服,经过调解,最终商家同意为其进行换货处理。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消费者和陈女士有类似的遭遇。虽然商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提供保价服务,但当消费者想要退差价,或是退完差价后再次遇到售后问题时,就会被商家要求“捆绑”进行额外操作,并削弱部分权益。例如,有消费者表示,商家要求自己先确认收货,并给予全五星好评才能申请退差价,而退完差价后,发现商品质量问题也不可换货,只能退货后再重新购买……条件之多,让消费者感到十分无奈。

一位网购平台商家客服对此解释称,退差价也属于售后服务中的内容,通常店铺的售后渠道在消费者申请退回部分差价后,就默认完成了此订单的售后服务,相应的售后入口也会关闭。因此,才会出现退完差价不能退换货的问题。但记者查询发现,大部分电商平台中,消费者即使申请过一次退款,也依然可以继续进入申请售后页面。

退完差价后,消费者是否还能继续享受退换货服务?对此,江苏万善律师事务所丁斌律师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丁律师表示,只要消费者申请7天无理由退换货的商品不属于定作,鲜活易腐,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和交付的报纸、期刊这四种类型,那么商家就不得以已退差价的理由拒绝消费者进行退换货。

“消费者在网购时若遇到此类问题,可以通过协商、投诉、仲裁、起诉等途径解决权益争议。”丁律师提醒道。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