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康)日前,开发区一家饭店的负责人凌先生收到一条微信添加好友信息,备注留言称是“某武警中队干部”,因部队要在附近演习三天,所以打算在凌先生的餐馆大量订餐。
凌先生经营饭店这么多年,这种事还是头一回遇到。凌先生认为这是一笔大生意,立马就通过好友验证,添加了这位“武警中队干部”为好友。随后,对方立即与凌先生进行了微信通话,告知其用餐时间、用餐标准、费用结款方式等信息。出于对军人的信任,凌先生丝毫没有怀疑。
之后,对方再次来电,声称需要凌先生帮忙提前购买一些饮料,合计28500元,并且提供了购买渠道,让凌先生去指定渠道购买饮料。凌先生感觉购买饮料的费用较大,同时想起以前接受过的反诈宣传,担心自己受骗,于是便要求对方先支付相应的费用,但被对方以“绝对不是骗子”为由拒绝。于是,越想越蹊跷的凌先生立即联系民警进行咨询。
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判断这是典型的“订餐诈骗”。于是,一边反复向凌先生强调“对方是骗子,不要转钱”,一边立即赶往其饭店。
见面后,民警告知凌先生,“订餐诈骗”主要针对个体商户,利用商家对军人的信任,以大额订单为诱惑,为被骗商家提供所谓的“供货商”“厂家”联系方式,商家在与“供货商”“厂家”联系过程中,对方便以收取“定金”等为由进行诈骗。一旦支付完成,骗子就会马上将你拉黑。
民警提醒,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学校采购物资都有专业、规范的流程和渠道。任何学校、企事业单位均不会轻易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完成下单并支付大额货款,更不会要求商家“垫款采购、事后结算”,只要对方要求垫付货款就基本可以判定是骗局。凡是发现可疑情况不好辨别的,在未确认真伪的情况下,做到“不透露、不轻信、不转账”,不要被突然而至的高额利润所诱惑,防止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