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新村社区:党建赋能,为民服务有精度增温度

核心提示: “这是我们社区面向辖区儿童开设的暑假班,以‘党建带关建’的形式,解决上班族家庭孩子暑期无人照管的难题。”教师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赵越霞说,以党建引领汇聚各方资源,提升为民服务效能,是教师新村社区基层治理的最大特色。

教师新村社区“学社课堂”启动仪式上,老党员为孩子们颁发学员证。记者 云莹 通讯员 云宣 摄

本报记者 云莹 通讯员 云宣

夏日炎炎,多彩的暑假正在进行中。在高新区教师新村社区“学社课堂”,孩子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彩纸、彩笔等材料,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发挥想象力,或画或折或剪贴;两位老党员志愿者在教室里协助维持秩序……“这是我们社区面向辖区儿童开设的暑假班,以‘党建带关建’的形式,解决上班族家庭孩子暑期无人照管的难题。”教师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赵越霞说,以党建引领汇聚各方资源,提升为民服务效能,是教师新村社区基层治理的最大特色。

近年来,教师新村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服务体系,通过党建结对、支部联盟等形式,打造“门前树下议事会”,成立“三色”工作室,融合党员、网格员、居民三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与创新,以有温度的党建,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建立“门前树下议事会”,零距离听民声解民忧

“这段时间小区的卫生环境总体保持得较好,但还有一些卫生死角要重视起来。”“我觉得文明城市创建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更多居民参与。”“经过整治,‘三线’凌乱、私拉充电线的现象暂时没有了,希望社区加强巡查监督,防止出现‘返潮’。”……几张椅子、几张凳子、十多个居民围坐在大树下的阴凉处,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近期社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共商解决之道。

教师新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胡斐介绍,教师新村社区下辖的多为老旧小区,为发动居民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社区成立了“门前树下议事会”,组织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在社区大院里召开议事会会议,协商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点问题。“议事会以党建为引领,汇聚多方力量,聚焦群众关注,着力解决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小区管理服务提升、关爱社区残疾人等民生问题。”胡斐说,在一次次交流探讨中,社区党组织更有凝聚力了,居委会和群众的距离拉近了,一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三色”相融聚能量,共建美丽宜居家园

在教师新村社区,时常能看到红色、蓝色、绿色交织的流动风景,这是党员、网格员和居民志愿者穿着的马甲的颜色,他们是教师新村社区“三色”工作室的成员。在社区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宣传、社区日常治理中,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三色”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10月,是教师新村社区发挥党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方式的积极探索和有效抓手。赵越霞介绍,“三色”工作室融合了党员、网格员和居民代表多重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网格员为民服务职能,引导发动更多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擦亮幸福生活底色。

“三色”工作室成立后每月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等活动。“小区是我家,维护靠大家。把环境搞好了,大家住着多舒心。”一位经常参与环境清扫活动的热心居民说,通过“三色”志愿者的共同努力、示范带动,不仅社区环境整洁了,居民的文明素质也进一步提高了,自觉养成良好习惯,保持门前、楼道整洁。

创新“双促双进”党建模式,提升为民服务温度

今年以来,教师新村社区进一步创新党建引领模式,联结示范村党组织、开展示范支部结对联盟、组织党建惠民活动等,以“双促双进”的实际效能,持续提升为民服务的温度与精度。

走进“水美乡村”大圣村实地参观,学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方法和经验;下辖的四个党支部与城管局下属的环卫、路灯、执法、园林党支部签订党建结对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联共建;联合水务集团,为辖区老党员、困难群体等提供测漏、检修等民生服务……教师新村社区积极构建“党建+”模式,一方面凝聚社区党员力量,充分调动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融合外部资源,更好地开展各类为民办实事项目,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我们和城管的几个党支部结对后,根据群众需求,先后开展了小区高大树木修剪、路面清洁、老旧路灯更换、沿街商铺环境整治等行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点赞。”赵越霞表示,群众满意是检验社区工作的重要标准,今后教师新村社区将继续完善“党建+”模式,以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以细致周到的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在办实事解难事中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