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暑期,用电安全不容忽视

核心提示: 暑假里,孩子们接触电器的时间变长,空调、电扇、电子产品几乎成了学生群体宅家时的标配;而在外出时,绚丽夺目的装饰灯带、景观喷泉、广告灯箱等也对小朋友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本报记者 帅莹

c4f412db794cf212f118458cd2cddd04

6c7a21fd0aae509efe2f9b428d71492c

图为风光带台阶上的装饰灯带已破损。记者 帅莹 摄

暑假里,孩子们接触电器的时间变长,空调、电扇、电子产品几乎成了学生群体宅家时的标配;而在外出时,绚丽夺目的装饰灯带、景观喷泉、广告灯箱等也对小朋友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常见的电器设备若是使用不当,或随意触碰电线的老化部位,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江西一孩童因在家中感到闷热,独自去插电风扇电源,没想到连续遭遇两次漏电事故,插孔处瞬间迸发出的火光让孩子受到了不小的惊吓。所幸经家长检查后,孩子的身体并未受伤。2022年,山西太原一名7岁男童将钥匙插进电动车充电口,伴随着“嘭”的一声巨响,男童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均被不同程度烧伤。

每年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电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和时间都有明显增加,安全隐患随之凸显,类似上述儿童触电案例也在各地屡屡发生。而引发触电事故的电器用品,不再局限于家中插座、插线板,电动车的充电口、质量不达标的碰碰车等也会因为导电材料的接触或者设备漏电而存在触电风险。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生活中,不少家长对于会导致触电的物品并不太了解,同时对孩子使用、触摸电器设备也缺乏监管,忽视了其中暗藏着的危险。

市民周女士介绍,几日前,她在九曲河风光带附近散步,路过河边的一处阶梯时,看到一个年纪约4、5岁的男孩正在用手拉拽阶梯下方的装饰灯带,“装饰灯带长时间受到风吹雨淋,外面的保护装置早已脱落,用手可以直接触摸到里面的小灯泡。”周女士说,当时孩子的父母就坐在后面的台阶上,但由于周围人员较多,又比较嘈杂,并没有时刻关注孩子的举动。看到这一幕,周女士连忙上前提醒,家长这才意识到问题,随即制止了孩子的行为。

“触电就是一瞬间的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周女士说,年幼的孩子好奇心重,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就习惯用手去触碰,而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看到类似的情景了。前段时间,周女士将家中的电风扇拿到一家修理店维修,在等待的过程中,看到店主的孩子正在插线板附近玩耍,不时还蹲下身试探性地将手指伸进插座的孔眼中。“店主看到这一幕后,仅是用开玩笑的语气吓唬了孩子一下,让其不要接触插线板,并没有向孩子说明相应的用电安全知识。”在周女士的提醒下,店主才将插线板放在了柜台上方孩子接触不到的位置。她认为,家长不可能时时注意到孩子的每个举动,因此更应该提前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电安全习惯,教会他们有关电器使用的基本知识,而不是疏忽大意,到悲剧发生时再追悔莫及。

记者从市供电公司了解到,生活中,引发电气火灾的原因多为电气设备长期带缺陷运行、电线电缆老化、线路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等。轻者会导致设备故障、家用电器损坏,重则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危害极大。

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提醒,暑假期间,家长要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插座等设备,确保没有破损。如果发现外观损坏或带电体外露的电器,要禁止使用。同时,应告知孩子,注意插头与电源插座的使用需相匹配,不要使用蛮力插入,以防损坏插座造成短路。此外,需将电器设备放置在干燥、清洁、通风、无阳光直射或阴暗的地方,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品,并尽量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对于一些功率较大且已经使用了较长时间的电器,家长在出门前可以拔掉插头,避免孩子独自在家时,电器设备出现故障而引发事故。”该工作人员说。

而在户外时,家长要提醒孩子不要在变压器和电力设施旁嬉戏,如看到脱落的电线,无论带电与否,都要与电线断落点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还需注意不要用手随意触摸带电设备或用金属等导电物捅电源插座的孔眼,以防发生触电。

另外,夏季高温高湿,身体容易出汗,人体电阻相应降低,防触电安全系数也相对减弱。该工作人员介绍,市民要注意不用湿手、湿布接触带电的灯头、开关和插座,并确保此类电器设备不要沾水或进水,避免因湿手湿脚接触电源而被电击。“雨季时,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出现严重积水的情况,此时若不慎家中浸水,要立即切断电源。在使用被水浸泡过的家电前,应使用专业的电表测试设备的绝缘电阻,视情况进行干燥处理,直到绝缘性良好为止。”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