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学生志愿者在社区帮助打扫卫生。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每年暑假,一些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会来到我们社区,咨询是否有他们可以做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前,我们只是让这些孩子打扫打扫社区卫生,现在,他们干的活儿可多了。”说起学生志愿者,中山路社区工作人员李婧连连称赞,“大热天,他们没有宅在家里吹空调、看电视,而是主动参加社会实践,这些孩子有想法、肯吃苦,都是好样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每逢寒暑假,不少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都选择走进社区,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即将上大二的刘伟今年暑假选择来到中山路社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刘伟告诉记者,他和几名高中同学在放假之前就约好了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中有一名同学住在中山路社区,她提议就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刘伟说,“起初,我还有些纳闷,不知道能在社区里做些什么。”刘伟表示,去年暑假他在一家公司实习,他的很多大学同学一般也都选择去公司或企事业单位寻找社会实践的机会,而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刘伟感到很陌生。
然而,走进社区后,刘伟发现他能做的事情还真不少。“除了打扫卫生,我们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入户走访,看望慰问老党员、困难家庭等,实践的内容很丰富。”刘伟说,“明年暑假,我们打算再去另一个社区参加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让我们觉得很充实。”
李婧告诉记者,参加社会实践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在工作中都很能吃苦,也从不喊累,这支年轻的力量并非到社区来走个过场。“他们大多很擅长使用电脑,对于社区事务会思考更好的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些孩子在社区开展的各种活动中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李婧说,“孩子们有想法,有创意,几个人一商量便能想出一个不错的节目来。”李婧表示,这些年,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在暑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已成为一种常态,而社区也会根据这些年轻人的特长,专门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在开发区毛家社区,一些大学生每年暑期都会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疫情期间,多亏了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帮助我们社区工作者分担了很多。”毛家社区党委副书记眭建芳直言,“我们社区非常欢迎这些年轻人来贡献他们的力量。”眭建芳表示,现在各个社区都在加强网格化管理,建立了一个个网格微信群,拉近了社区和居民的距离,也拉近了社区和这些大学生的距离。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需求与社区工作对年轻力量的需求一拍即合,可以说是“双赢”。“各社区应该不断探索新形式,与社区的大学生多沟通,鼓励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用这份青春力量让社区越来越好。”眭建芳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