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畅玩游乐设施 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核心提示: 暑假期间,孩子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报将从游乐设施、游泳环境、规范用电等多个方面聚焦暑期安全问题,提醒家长和孩子们时刻绷紧“安全弦”,防患于未然。

00850a68f0c38878ee734ae7ef6168b2

图为商场里的海洋球池。记者 帅莹 摄

本报记者 帅莹

编者按:暑假期间,孩子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报将从游乐设施、游泳环境、规范用电等多个方面聚焦暑期安全问题,提醒家长和孩子们时刻绷紧“安全弦”,防患于未然。

正值暑期,商场、街头的各类儿童游乐设施迎来客流高峰。然而,近段时间多地发生了因游乐设施安全问题导致儿童受伤的事件,让不少市民关注到愉快玩耍背后可能隐藏着的风险。“游乐设施的卫生状况怎么样?”“是否会定期检查排除隐患?”成为很多家长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就此对我市部分室内外游乐设施场所进行了走访。

25日上午,记者来到开发区吾悦广场,看到商场的中庭位置摆放了一个圆形的球池,里面除了堆积着大量蓝白相间的海洋球外,还搭建了滑梯,并放置了各式充气玩具。现场约有7、8名儿童在球池中“摸爬滚打”,有的还将自己的身体埋进海洋球中,玩得不亦乐乎。

“海洋球颜色鲜艳醒目,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但我总觉得这个项目有些不太安全。”采访中,市民曹女士告诉记者,她带着孩子在商场闲逛,经过海洋球池时,孩子便闹着想要进去玩,“孩子比较顽皮,一踏进球池就俯身趴在了球里。”由于周围还有其他孩子和家长,大家在玩耍的过程中根本无暇顾及周围是否有小孩需要避让。为避免孩子被踩踏,曹女士赶忙将其从球池中拽了起来,“虽然球池内有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但孩子们的个头小,人数又多,很难全部被关注和保护到。”此外,曹女士还担心海洋球的卫生状况,“一些年龄小的孩子会抱着海洋球啃咬,而这些球长期被摆在池子里,又被脚踩过,不知道商家会不会定期清洗,总感觉不是很卫生。”

带着市民的疑问,记者咨询了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障儿童的安全,他们在球池的四周和滑梯上都张贴了“禁止攀爬”的安全标识;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需要在1~2名家长的陪同下才能进入球池。此外,为了应对暑期顾客激增的情况,工作人员也增加了不少,在球池内的各个位置进行安全巡视。而对于市民提出的海洋球的卫生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每晚营业结束后,他们会以酒精喷洒的方式对海洋球进行消毒,并对掉落在球池内的杂物进行清扫,防止孩子被尖锐物品划伤。

随后,记者来到一处位于商场外的游乐设施,折叠蹦床、旋转飞椅等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现场的工作人员表示,暑假期间,游乐设施迎来客流高峰,“像折叠蹦床一类的项目尤为受欢迎,周末晚上需要排队才能玩。”当记者问到设备长期暴露在户外,安全性能有无保障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每隔3~5天,他们就会对蹦床上的绳索进行检查,若发现缺乏弹性或者有破损,会及时维修更换。而对于旋转飞椅这一机械类的游乐设施,则会定期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前来维护保养。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很多商家都没有对项目适玩孩子的年龄、身高做出限制。一些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儿童游乐设施的危险系数普遍较低,只要不是年龄太小的孩子都能玩。而一些室外游乐设施,虽然项目众多,但现场仅有1~2名工作人员负责维护,同时还需兼职售票,以及搬运、摆放器材等工作,很难起到安全巡视的作用。

在此,记者提醒广大家长,暑期带孩子体验室内外游乐设施,首先要挑选证照齐全、口碑信誉良好的正规游乐场所,对于卫生状况差或设备陈旧的游乐设施要谨慎选择。其次,家长需根据孩子的年龄、身体状况等,来选择合适的游乐项目。在游玩前,要仔细阅读游乐项目须知,关注其中提到的注意事项和警示内容。另外,孩子在玩乐时,家长切不可做“低头族”,应时刻关注孩子,做好必要的防护,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