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严查“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核心提示: 2月21日,本报“民生·最关注”版面刊登了《晚托机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引质疑》一文,报道了个别校外培训机构打着晚托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

本报讯(记者 帅莹)2月21日,本报“民生·最关注”版面刊登了《晚托机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引质疑》一文,报道了个别校外培训机构打着晚托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近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已对巡查抽检中发现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问题进行了处理。接下来,我市各镇区(街道)和相关部门将依据“双减”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校外机构经营行为,持续加大对“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的查处力度,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工作。

据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2月,在接到关于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问题线索后,由市“双减”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教育局、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检查。在抽取的三家校外培训机构中,有两家未将营业执照、从业人员、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公布在大厅显著位置,同时,还存在消防器材设置不到位的情况。检查组对存在问题立即处置,并现场责令这两家机构进行整改。

而在另一家培训机构,检查组不仅看到了白板,还发现学生们手中有统一的练习册。此外,一些正在托管的学生反映,周末下午他们会来机构参加学科类培训。随后,检查组对该机构进行了进一步调查,确认该机构已领取营业执照,经营项目中包含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服务等业务,该机构在学校放学后或休息日向学生提供托管服务属正常经营。但是,在教室违规设置白板,并在学生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后,提供机构自行印制的练习册,且给予个别辅导,存在违规开展教育类培训的事实。

之后,市“双减”办约谈该机构负责人,向其宣讲国家“双减”政策,督促机构规范经营,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清退违规收取的费用共计一千四百余元,同时持续跟踪督查该机构整改情况,截至目前未再发现其他违规行为。

暑期在即,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也提醒广大家长,放下焦虑,理性看待、慎重选择校外培训,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暑期学习生活,多元化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假期氛围。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