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溢真 通讯员 马湘颖)原本以为是新冠后导致的头昏乏力,万万没想到,检查后发现居然是心脏里一颗鸡蛋大小的肿瘤在作祟。近日,50岁的市民张某在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成功拆“弹”。
“3个月前,我感觉乏力、胸闷、气短、心慌,本以为是新冠后身体没有完全康复导致的,所以没有太在意。可近些天胸闷症状愈发严重,有时感觉呼吸十分困难,最严重的一次,在家中洗着衣服就晕倒了。”在市人民医院就诊时,张某如此说道。
所有的不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真的有疾病在作祟。张某在市人民医院进行了心脏彩超检查后,发现左心房内竟然长着一颗鸡蛋般大的肿瘤,最长径达6.5厘米。听到肿瘤两个字,张某犹如晴天霹雳,一时间心急如焚。心脏内怎么还会长肿瘤?会不会是恶性的?严不严重?顾不得多想,她和家属立即向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兼大外科主任戎国祥寻求帮助。
“根据检查结果,我们考虑患者可能是心脏黏液瘤。这是一种原发于心腔内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左心房腔。该患者黏液瘤的位置靠近二尖瓣,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是血液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的重要保证。由于瘤体质地多为胶冻状,就像果冻一样易碎、松软,而瘤体随着血液流动出现摆动,容易堵塞二尖瓣口,导致患者晕厥或猝死。除此以外,瘤体组织破碎脱落还会引起脑、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血管栓塞,严重者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外科手术切除瘤体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戎国祥介绍道。
随后,戎国祥与家属进行了充分地沟通,详细交代病情以及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及家属打消疑虑和担心。家属考虑后表示理解并同意手术。时间就是生命,一切准备就绪后,戎国祥带领团队联合麻醉科、手术室、超声诊断科、输血科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为患者实施了左心房黏液瘤摘除术+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术。
手术中,戎国祥主任主刀,副主任医师殷优宏协助,麻醉师快速为患者建立体外循环。由于黏液瘤组织易脱落,取瘤时要尤为仔细谨慎,不能有毫厘之差。经过三个半小时的手术,这颗令人“心塞”的黏液瘤被完整取出。张某的心跳恢复正常,手术顺利完成。经过10多天的治疗,张某现已康复出院。
戎国祥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当出现不明诱因的消瘦、乏力、气短、心慌、心塞、胸闷等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前往医院进行系统检查,警惕患有心脏疾病可能,以免延误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