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夜间运动绽放活力

核心提示: 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注重“8小时外”的身体锻炼,跑跑步、打打球、跳跳舞……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夜间运动也逐渐热起来。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广场、公园等场所,发现市民夜间运动热情高涨,男女老少皆是夜练场的主角。

本报讯(记者 吴阳芳)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注重“8小时外”的身体锻炼,跑跑步、打打球、跳跳舞……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夜间运动也逐渐热起来。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广场、公园等场所,发现市民夜间运动热情高涨,男女老少皆是夜练场的主角。

徐先生是一名“90后”,夜跑一年多的他深有感触:“以前,下班回家就是窝在沙发上追剧,经历了三年疫情,越来越觉得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去年,我开始跑步锻炼,现在身体、精神状态都感觉越来越好。”对于上班族的他来说,夜跑更符合他的作息规律。“现在我每晚都会坚持,几乎不间断。”徐先生表示,通过夜跑既锻炼了身体,也释放了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市民朱先生是个体育迷,尤其喜好打篮球。由于上班早,无法早起锻炼,他就选择了傍晚打球。朱先生家附近有一个露天篮球场,晚上到这里打球的人很多,大家凑在一起,既过了球瘾,又锻炼了身体。记者注意到,来打球的不少人都是球场的“常客”,大家表示,利用下班时间来打球,一方面是因为业余爱好,更主要的是可以在挥汗如雨中锻炼身体、放松身心。

记者采访中发现,万善公园、人民公园、人民广场等,都是夜间运动的热门去处。每天晚上7点半左右,63岁的陈阿姨就会相约老友一起到万善公园跳跳舞、散散步。“白天忙家务、忙做饭,还要帮忙带孙子,只有吃过晚饭后这段时间可以出来活动活动,最近天气舒适,很适合跳跳舞、散散步。”陈阿姨笑着说。在人民广场利群超市入口处,两位滑板少年尽情挥洒汗水,滑行、跳跃、翻转……一遍又一遍。其中一位滑板少年告诉记者,他玩滑板两年多了,几乎每晚都和同伴在这里练习。“有些人对滑板运动有误解,觉得它很街头,其实滑板运动就是一项极限运动,需要有较高的身体素质,但磕磕绊绊也是常有的事。”该少年告诉记者。

后疫情时代,市民的健康意识再次强化,长期坚持运动渐成很多人的自觉。不过,记者提醒广大市民,夜间运动需要把握好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否则影响晚间休息,适得其反。对于市民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持之以恒最为重要。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