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图片与实际不符引消费者质疑
律师:应当算虚假广告,商家应承担责任
本报记者 帅莹 高静
市民外出就餐,大多会根据菜单上的图片进行点菜。但是,部分商家绘制的菜单与实际菜品存在较大差异,“名不副实”的消费体验让消费者颇有意见。
市民周女士介绍,前几天,她带孩子来到一家餐厅就餐,并通过扫描商家展示的二维码进行微信小程序点餐。“我下单了一道海鲜锅,根据小程序中的菜单图片,这道菜品中包含了鱿鱼等海鲜食材。”周女士表示,然而,等到菜品上桌后,她发现实物与图片的差距很大,完全没有鱿鱼之类的海鲜食材。为此,周女士与服务人员进行沟通,但对方表示菜品并没有任何问题。对于这样的说辞,周女士并不认可,“我当时就是冲着图片里的海鲜食材才点这道菜的,如果实物并不是这样,那么菜单上菜品的图片就不该如此误导消费者,或者标注‘图片仅供参考’,否则商家就有虚假宣传的嫌疑。”这次的就餐体验让周女士觉得有些不太愉快。
就周女士反映的问题,记者联系了该餐厅。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引起纠纷的海鲜锅已经下架,后续将会更换图片再上架,“目前我们正在梳理小程序上的菜品图片,后期会拍摄实物图进行替换。”该工作人员表示,之前因为菜品图片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就餐体验,对此,他感到十分抱歉,“店负责人也正在与该消费者进行沟通协商,希望取得她的谅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周女士遇到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一些外卖平台上,因菜单照片与实际菜品不符而产生的投诉纠纷并不少见。“图片上满满一大碗,实际到手却最多只有半碗。”“菜单上菜品色泽鲜艳,收到货却是蔫蔫的,让人完全没有食欲。”“数量少就不说了,甚至连食材都和图片上的不一样,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吗?”……一位餐饮从业人员透露,菜单照片优化的现象在餐饮行业比较普遍,一些餐厅的菜肴照片并不是对着实际菜品拍摄出来的,而是从网上精挑细选的,这样就可以得到精美的菜单,“毕竟好看的菜单才能更吸引消费者下单,厨师也会尽量保证实际菜品与菜单图片相近,以减少纠纷。”
那么,实际菜品与菜单图片差别太大算是虚假宣传吗?江苏万善律师事务所律师谢晓慧认为,菜单图片与实物不符应当算虚假广告,“根据《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此外,谢晓慧介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上述内容的,其内容无效。因此,“图片仅供参考”无法为商家免责。谢晓慧提醒,如果消费者遇到此类虚假广告,应及时取证,和餐馆经营者协商;协商不成,可拨打12315向市场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