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费,警惕预付卡陷阱

核心提示: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成为不少商家惯用的营销模式。“充值500元可享受8折优惠”“充1000元送500元”“买10次送1次美容体验”……充值越多,折扣越大,消费者看似占了便宜,但最后很可能会落入商家的消费套路。

今年截止到目前,市商务局共接到437条与预付卡相关的投诉,内容多集中在餐饮、美容美发、洗浴等服务行业——

理性消费,警惕预付卡陷阱

本报记者 高静 帅莹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成为不少商家惯用的营销模式。“充值500元可享受8折优惠”“充1000元送500元”“买10次送1次美容体验”……充值越多,折扣越大,消费者看似占了便宜,但最后很可能会落入商家的消费套路。

刚充值完健身卡,健身房就因经营不善,老板“跑路”;刚办理美容预付卡,去消费时,门店却“改头换面”,想要继续使用必须再次充钱;教育培训机构突然倒闭,课程才上了一半,钱退不回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截止到目前,该局共接到437条与预付卡相关的投诉,内容多集中在餐饮、美容美发、洗浴等服务行业。其中,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及个体户逐渐成为“跑路”、纠纷的重灾区。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预付式消费主要存在虚假宣传、霸王条款、商家闭店、“换头脸”无法继续提供服务等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接到市民的投诉后,会联合相关部门对商家进行核查,如出现商家闭店等情况,会下发整改通知。”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无法联系上预付卡门店的负责人,确认出现“跑路”情况,则属于欺诈行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公安部门将介入,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商家“换头脸”的现象多次出现,一般新店会要求消费者再次充值,才能继续享受其之前办理的预付卡服务,“接到此类投诉,我们会先联系原先的售卡单位处理,给消费者进行退费退卡;如果新店接手后要求消费者再次充值,我们则会与接手的新店进行协商,按照原先的预付卡协议,继续给消费者提供服务。”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根据预付卡的相关规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条例,对拒不整改的违法违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此外,就前段时间实施的预付卡15天“冷静期”的规定,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很多商家依然“我行我素”,在与消费者签订的协议中注明“不退不改”。“商家制定的预付卡协议需要符合相关法律要求,如果涉嫌霸王条款,那么该协议本身就存在问题,消费者可向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或商务部门反映。”该工作人员说。

如何让预付式消费“少些套路,多些真诚”?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局内部也正在积极讨论中,计划通过要求出售预付卡的商家严格备案、设立备用金制度、公示出售预付卡的商家诚信榜等方式,对企业形成约束,降低预付式消费的纠纷投诉。“解决预付卡消费纠纷,需要主管部门、商家、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消费情况适量充值,不要贪图所谓的‘大折扣,大让利’而盲目地进行大额充值。”该工作人员提醒道。

就预付式消费纠纷,有业内人士提出,未来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和实施预付卡发行审核制度,对发卡主体进行资格审核,将发卡主体的短期偿债能力、商业履约情况、社会信用水平等要素纳入审核范畴,尤其要提高发行门槛。同时,整合征信体系,将预付卡消费不诚信行为纳入社会信用惩戒系统中,让不诚信商家在融资、注册登记、审批时“寸步难行”。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