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烤饼里的家乡“温度”

核心提示: 国庆将至,袁秋琴的烤饼店又忙碌起来。“国庆节就要到了,一些人回到家乡,最惦记的就是吃上一口咱们吕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吕蒙烤饼’,一些人要去外地,也不忘带上一些烤饼。”在袁秋琴看来,“吕蒙烤饼”不只是这座小镇的名片,也承载了吕城人的乡思乡愁。

图为袁秋琴在制作烤饼。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秋琴,我要三张烤饼!”“秋琴,给我打包两盒烤饼带走。”在吕城镇河南农贸市场大门附近,今年56岁的袁秋琴经营着一家烤饼店。国庆将至,袁秋琴的烤饼店又忙碌起来。“国庆节就要到了,一些人回到家乡,最惦记的就是吃上一口咱们吕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吕蒙烤饼’,一些人要去外地,也不忘带上一些烤饼。”在袁秋琴看来,“吕蒙烤饼”不只是这座小镇的名片,也承载了吕城人的乡思乡愁。

相传,“吕蒙烤饼”的由来要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的东吴大将吕蒙在吕城屯兵垦荒御敌,行军打仗十分频繁,士兵们常常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影响战斗力。吕蒙见此情景,便命伙夫将韭菜切成细末,做成馅料裹进面团摊成薄饼,烤好后分发给士兵当作干粮使用,很受士兵欢迎,战斗力也大大提高。后人为了纪念吕蒙,便把这韭菜饼称作“吕蒙烤饼”。

袁秋琴介绍,“吕蒙烤饼”的做法并不难。取面粉若干,加水调匀,做成大小均匀的面团;将洗净的鲜嫩韭菜切碎,和荤馅一同包入面团;在面团表面撒上黑芝麻,按成直径约为一尺的薄饼;置入平底锅内,用温火烙烤。当烤饼的两面表皮均烤至金黄色时,一张“吕蒙烤饼”便在阵阵香气中制成了。

在吕城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吕蒙烤饼”。但就连吕城人自己也不明白,在众多的美食中,他们为何会对一张烤饼情有独钟。“平日里一张烤饼配上稀粥、小菜,这是很多吕城人家的最爱。”袁秋琴的烤饼店在当地小有名气,而她做烤饼的“秘方”并非是选用优质的用料或者独特的制法,而是十足的用心。在袁秋琴看来,烤饼就像亲人,平时觉得没什么,但吃不到就会很想念。这是一份家人间的情感,也是一份家乡的温度。

和很多会制作烤饼的吕城人一样,袁秋琴的烤饼手艺是她母亲传授的。“从小我就爱吃我妈妈做的烤饼,后来,妈妈教我做烤饼。五六年前,我开始做烤饼生意,没想到大家都很喜欢,我也就一直做了下去。”在袁秋琴看来,做餐饮行业是一份讲良心的工作,制作的人得把顾客当成家人,让顾客吃得放心,吃得高兴,“现在很多食物都是由机器制作的,包括烤饼,但我还是坚持手工制作。从揉面开始,一点一滴的用心都在饼里,我相信顾客能感受得到。”

“平时,店里一天能卖一两百张烤饼,中秋节的时候,一天制作了一千多张烤饼,晚上十点睡下,隔天凌晨一两点就得起来做准备。国庆节也是烤饼热销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去四五百张烤饼,其中有很多都是被本地人买了带到外地,或者是外地人特意来买。”袁秋琴觉得,工作再忙再累都不算什么,顾客的一句话就能消除她一身的疲惫,“我在家乡做着家乡人爱吃的食物,并且得到家乡人的认可,这让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

2013年7月,“吕蒙烤饼制作技艺”项目被镇江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开店之初,袁秋琴特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印在招牌上,这是源于心底的一份自豪感。

“我店里卖的烤饼,最远被顾客带到了香港、新加坡等地。”当家乡的美食文化被传播到了越来越远的地方,袁秋琴制饼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我想要让我们吕城的烤饼走得更远,将这份‘妈妈的味道’送到更多人的口中、心里,将我们吕城的美食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