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存、代送,商家热衷做送礼“中转站”

核心提示: 近日,市民王女士注意到,她微信里的一位店主连发了多条朋友圈,并附上图片。在其中一条朋友圈附带的图片里可以看到,三份包装好的水果礼盒被堆放在文具店的一角,“多所学校都发了通知,明确表示拒绝收礼,怎么还有家长在送呢?学校门卫室不让放了,商家就‘帮忙’提供礼品代存服务,这还怎么遏制送礼之风?”

借教师节蹭热点营销

代存、代送,商家热衷做送礼“中转站”

本报记者 马骏 帅莹 高静

“门卫不让放水果礼盒,我们文具店可以放,就在学校门口附近的文具店!”近日,市民王女士注意到,她微信里的一位店主连发了多条朋友圈,并附上图片。在其中一条朋友圈附带的图片里可以看到,三份包装好的水果礼盒被堆放在文具店的一角,“多所学校都发了通知,明确表示拒绝收礼,怎么还有家长在送呢?学校门卫室不让放了,商家就‘帮忙’提供礼品代存服务,这还怎么遏制送礼之风?”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我市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附近的商家。在走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些文具店除了售卖文化用品和日用品外,还成为了学校师生的“快递驿站”。“这些快递包裹都是老师和学生的,我们代收不需要额外的费用,因为学校的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是我们店里的常客,彼此之间都很熟悉。”在一所中学附近的文具店,店主告诉记者,正是这份“熟悉”,也让她的店成为了家长在教师节前送礼的代存点。“每年都会有吧,有的家长会放在学校的门卫那里,有的家长会放到我这里,老师们下班的时候会来取。”这位店主说,“通常都是一些水果礼盒、蛋糕、鲜花之类的,不是特别贵重的礼物,但是包装都比较精美。”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水果店也在为家长送礼提供便利。“今天早上我们才送了三份水果礼盒去学校。”在新民中路的一家水果店,店员告诉记者,教师节前,不少家长都来店里购买水果礼盒,“有的家长会自己送给老师,有的家长会委托我们帮忙送。”这位店员介绍,在教师节前,不少水果店都有“代送”服务,家长挑选了水果后,由水果店进行包装,之后便按照家长提供的电话与学校老师联系,约定时间后,店员直接送到学校门口,让老师出来拿,或者放在学校门卫,让老师下班的时候自己取。有的家长担心老师不好意思收,甚至向店员提供老师的家庭住址,让店员直接送到老师家里。该店员告诉记者,水果礼盒并非是多么贵重的礼物,在讲求健康饮食的当下也普遍受大众欢迎,这几年帮家长送礼,他们店极少遇到老师拒收的情况。

逢节日就蹭热点营销,这是近年来商家惯用的营销套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一些商家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商机”。众所周知,教师节给教师送礼是一种社会不正之风,饱受诟病。然而,一些商家每年都会蹭教师节热点,公开炒作“教师节送礼”。现在,一些商家又推出礼品代存、代送服务,实则是一种通过吸引人气、为家长提供便利,从而获得更多生意的营销策略,且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送礼之风。教师节到底要不要给老师送礼,很多家长本就很矛盾、忐忑,商家的这些行为客观上进一步放大了教师节送礼焦虑。

业内人士表示,要彻底斩断商家“教师节送礼”营销炒作,归根结底是要铲除“教师节送礼”社会土壤,让“教师节送礼”行为失去市场。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加强师德作风建设,依法严惩收礼的师德缺失教师,让广大教师不敢、不想、不愿收受礼物,坚决抵制教师节收礼的不正之风,让教师节回归尊师重教的初心;另一方面,传播教师节送礼可耻、教师节收礼可耻的观念,营造教师节不送礼、不收礼的社会氛围,消除家长要不要送礼的顾虑。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