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冷饮店上演“一元钱诚信”

核心提示: “这钱我真不能收,包装袋破了就不能卖了,孩子想吃,就送给他了,只是一元钱的冰棍而已。”“不行不行,我的孩子既然吃了,就得付钱,一元钱也得付……”

本报记者 马骏

“这钱我真不能收,包装袋破了就不能卖了,孩子想吃,就送给他了,只是一元钱的冰棍而已。”“不行不行,我的孩子既然吃了,就得付钱,一元钱也得付……”

近日,在万善路上的一家冷饮批发部,店员和一位带着孩子前来购买冷饮的女顾客为了一元钱“争执”了起来。

据了解,当时这位母亲带着孩子来买冷饮,不巧的是,她们想要的那款冷饮冰柜里已经没有了。店员得知情况后告诉这位母亲,这款冷饮货源充足,其他店员已经去冷库里拿货了,马上就能到。就在这时,旁边一位顾客向店员反映,说拿了冰柜里最后两支那款热销冷饮,可是其中一支的包装袋有破损。店员一听,立马接过了那支冷饮,并让那位顾客稍等一下,说货马上就来了,到时候再挑选。

在等待的过程中,这位母亲提出,既然那一支的包装袋破损了,那能不能就拿来尝一尝,再决定购买数量。店员在检查后,发现破损程度较小不影响食用,便同意了,并表示可以把这支冷饮送给孩子,当做是“等待的补偿”。

然而,结账时,这位母亲却坚持要为那支包装破损的冷饮付钱。对此,店员婉拒了。店员称,既然包装袋出现了破损,那这支冷饮就不应该再售卖给消费者。再者说,只是一元钱的冷饮而已,送给顾客品尝下也无妨。

不过,这位母亲认为,吃东西就要付钱,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要让他知道,这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最后,这位母亲将这一元钱计算在内结了账,之后便带着孩子离开了。

“在这件事上,商家很讲诚信,做法也比较人性化。坚持不售卖包装破损的商品,这一点体现出了一种诚信上的自觉。而那位母亲的做法同样体现出了诚信,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买东西可不是就应该付钱吗?此外,不占小便宜,这更是那位母亲传递给孩子的信息。这样一件因为一元钱而引发的小事,不仅给那位母亲的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道德课,也让我们这些顾客受到了教育。”在店内购买冷饮的市民刘先生目睹了这件事的经过,他说,“一元钱不算什么,可是由这一元钱传递出来的诚信正能量尤为可贵。”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