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暑托班的孩子在学习手工。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每到暑假,如何工作带娃两不误是很多家庭共同的烦恼。对于一些收入较低或是来自外地的双职工家庭来说,暑假期间就会面临孩子“玩不好”“学不好”“无处去”“无人看”等难题,尤为让人犯愁。在我市访仙中心小学的儿童“关爱之家”,为困境儿童和留守、流动儿童专门举办的爱心暑托班已经持续了三年,在为家长解决棘手问题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陪伴。
近日,在访仙中心小学的儿童“关爱之家”,三十多名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下棋等活动。这是暑假期间,由爱在飘扬公益活动中心和访仙中心小学为困境儿童和留守、流动儿童开设的爱心暑托班。下课时间,一些社会爱心人士给孩子们送来了各种精致漂亮的文具和消暑用品。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记者了解到,这个夏令营的学生大多来自父母平时工作都比较忙碌的家庭,一般白天都要上班,傍晚下班了过来接孩子。
小荣(化名)是访仙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小荣的父亲患有智力残疾,母亲则患有肢体残疾,平时都是80岁的太奶奶在看管孩子。自爱心暑托班开课以来,每年夏天,小荣都会来到“关爱之家”学习知识,进行丰富的课外活动。“暑假里,我很希望有人陪伴我,在学习上辅导我。我很喜欢‘关爱之家’,因为在这里有很多小朋友和老师陪伴着我。”小荣说。
访仙中心小学副校长戴继业表示,开设儿童“关爱之家”,举办爱心暑托班,就是要用爱去帮助这些困境儿童和留守、流动儿童,用爱去守护他们,“在这两年多里,我清楚地感受到孩子们变得更加开心和快乐,变得更加健康,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衍生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代驾等新就业、新业态群体。这些行业的工作人员平时工作时长较长,工作时间也不固定,一到暑假,子女托管就成为他们比较担心的问题。而一些爱心暑托班的开设,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今年11岁的小唐告诉记者,他的爸爸是一名外卖配送员,每天一大早出去送单的时候,就会把他送到暑托班来。“在家待着很无聊,在这里有很多小朋友陪着我玩,每天写作业有老师看着,还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我在这里,爸爸就不用担心我,可以安心地去送外卖了。”小唐说。
记者走访发现,爱心暑托班也存在不少难题。首先,目前举办爱心暑托班的仍是个别公益组织和学校,数量较少;其次,在场地方面受限较大,有的暑托班教室空间有限,这为招生带来了名额限制;此外,师资也基本是年轻的学生志愿者,缺乏专业性和稳定性。
对此,一些学生家长认为,暑假期间应多开设一些面对困难家庭的爱心暑托班,优先照顾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动儿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等。而爱心暑托班应开展思想教育、课业辅导、素质提升、安全守护、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活动,满足青少年暑期的亲情陪伴、素质提升等方面的现实需求,让孩子们“暑期不孤单、快乐有成长”。除了内容丰富的课堂,暑托班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实践类的活动。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相关部门、社区、社会爱心组织等应多方联动,共同为孩子们提供暑托班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