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能源汽车在居民小区内“飞线”充电。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随着绿色低碳意识的增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但“充电难”与充电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在没有汽车充电桩的情况下,有些车主直接从家中拉出电线给电动汽车充电,充电线及插头随意搭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近日,家住惠泽苑小区的居民张先生就看到,自家单元楼下有新能源汽车“飞线”充电,让人有些担忧。
张先生告诉记者,当天下午,烈日当空,在他所住单元楼楼下,一辆新能源汽车停靠在小区主干道边。这辆新能源汽车正在充电,充电线的一头插在车头位置,另一头则通过窗户进入单元楼内的某户人家。“‘飞线’充电本就不安全,这几天气温又高,在烈日下如此充电,真的没问题吗?”张先生对此有些担忧,“主干道上车来车往,一些孩子还在路边的树荫下玩耍,万一引发火灾,后果难以预料。”
小区业主李女士表达了和张先生类似的看法,“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类似的新闻,说是在广东东莞的一个小区里,一辆新能源汽车在烈日下‘飞线’充电,结果发生自燃。”李女士表示,她家也有一辆新能源汽车,看到新闻后,她随即在网上进行查询,发现在烈日下“飞线”充电,容易造成电线短路,从而引发火灾。
小区其他车主对“飞线”充电行为也很有意见。一位车主告诉记者,小区里个别新能源汽车经常“飞线”充电,他每次停车都会离这些车远远的。该车主认为,这样的充电方式有安全隐患,万一充电过程中发生意外,会殃及周边车辆,“这么长的一根普通电线暴露在室外,万一电线有磨损,一时间恐怕很难察觉到。”
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飞线”充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首先,许多居民楼在设计之初都未考虑为电动汽车充电的用电负荷,私拉乱接电线会增加居民楼或小区的整体用电负荷,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其次,临时电线拉进拉出,暴露在室外风吹日晒雨淋,易造成绝缘体磨损和老化,导致线路漏电、短路,尤其在雨天,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此外,临时电线充电,无“过充”保护装置,可能引起电池起火或爆炸。值得注意的是,在居民小区内玩耍的小朋友往往会好奇触碰、拉扯悬着的电线,一旦触碰到通电的插座和电源线,容易引发触电,后果不堪设想。
业内人士建议,购买新能源汽车后,如需在自家小区充电,车主可以向供电部门提供身份证、固定车位产权证明以及物业出具的同意物业管理区域接入使用充电设施的证明材料等相关资料(以现行政策为准)申请安装充电设施。如果小区附近有能充电的停车场,车主可以考虑就近充电。
律师提醒,私拉电线充电容易造成车辆起火,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是一个大型易燃、易爆物,可能会造成自己车辆的完全损毁,也可能波及其他的人员伤亡和造成财产损害。此前曾有新闻报道,一地库的新能源汽车起火燃烧,瞬间殃及了周围三四辆车,可见新能源汽车起火后的破坏力巨大。如果因为私拉电线充电导致损失,不论是车辆的厂商还是保险公司均不会进行赔偿,所有一切费用可能都需要车主自行买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