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帅莹
生活中,不少市民在外出就餐时,都会在美团App上购买商家推出的优惠套餐,以减省支出。然而,近日,市民朱先生因为团购套餐和商家发生了不愉快。
朱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和朋友相约在市区的一家饭店聚餐。由于朱先生先行到达,便依据自己和好友的口味将菜品点好。没过一会,其朋友来到店内,看到桌上的菜品后就拿出手机开始比对。“朋友解释说,这家店在美团App上有优惠套餐,如果点的菜和套餐内的相同,结账时使用套餐价格支付会便宜不少。”朱先生介绍,朋友在查看后发现,其点的菜品与商家推出的其中一个套餐内容只有一道菜品不同。为了能获取优惠,朱先生便又增加了一道套餐里的菜品。
朱先生和朋友本想着,在结账前购买一个美团套餐,再原价支付不包含在套餐内的那道菜品,可这样的想法在实际操作时却遇到了阻碍。朱先生介绍,吃完饭后,他来到前台买单,并向服务人员表示,其想要通过这种组合的方式来支付这次的消费金额,不想却被告知,若要使用美团套餐,必须在点餐前就告知服务员,事后告知则无法使用,必须按照菜品原价支付消费金额。
商家这样的说法让朱先生很不满,“既然我点的都是套餐内的菜品,为什么只因为在点餐前没有提前告知,就不能按照套餐价格进行结算呢?”朱先生随即向服务人员询问缘由,但对方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复,只是坚称目前无法按照团购的套餐价为其结算。双方争执了好一会,最终,朱先生只能按照原价支付了菜品金额。事后,朱先生特地在套餐详情页仔细寻找了一番,并未看到“点餐前要先验证团购券再消费”的提醒字样,“点餐前告知和结账前告知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采访中,一些市民就此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商家要求顾客在点餐前就告知是否使用团购套餐,大概是为了在上菜前提前给菜品‘缩水’。”市民曹先生告诉记者,其之前在同一家店分别使用原价和团购价各消费了一次,同样的菜品,分量却有明显的不同。“在商家没推出团购套餐时,我使用原价购买的年糕牛肉有满满一盘,可第二次在购买团购套餐消费时,菜品分量明显变少了。”曹先生表示,消费者以为通过团购套餐可以占到便宜,但实际永远是“买的没有卖的精明”。
如果使用美团套餐要在点餐前提前告知服务人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记者采访了几家餐饮店。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团购点餐和原价点餐的结算方式不同。“顾客可能认为只要还未结账就可以随意变更结算方式,但实际在顾客点单时,下单菜品就已经通过不同的系统录入电脑了,很难变更,因此才需要顾客在点餐前就告知是否使用团购券。”说罢,该工作人员还向记者演示了原价点单和套餐点单的不同结算过程,“并不存在消费者担心的使用团购套餐后分量就不足的情况。”
“我曾遇到点餐时不知道店内有团购套餐,而商家主动提醒我购买的情况。”市民许女士介绍,在一次消费过程中,她用原价点了部分菜品,服务人员看其下单的菜品与套餐内容相似,便主动提醒其在美团App上购买价格更加优惠的套餐。“这样的服务让我感到很贴心,也能减少事后因为不能购买团购套餐而引发的纠纷。”另外,许女士认为,在商家做好提醒的同时,消费者也需要主动询问店内有无团购套餐或自己能否使用,“团购套餐不仅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也能为商家争取到更多的顾客,但如果双方因缺少沟通而产生误会,就适得其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