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遇圈套果断求助警方成功止损

核心提示: “6·18”促销活动来了,许多市民正沉浸在“买买买”和“收收收”的喜悦中。但需要当心的是,此时也是骗子冒充电商客服实施各类诈骗的高发期。近日,陵口派出所成功阻止一起冒充商家理赔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客服”主动理赔,消费者不为所动,结果被威胁每月需支付违约金

女子遇圈套果断求助警方成功止损

本报讯(记者 王国禹 通讯员 岳俊) “6·18”促销活动来了,许多市民正沉浸在“买买买”和“收收收”的喜悦中。但需要当心的是,此时也是骗子冒充电商客服实施各类诈骗的高发期。近日,陵口派出所成功阻止一起冒充商家理赔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警官,你快帮我看看,我是不是遇到骗子了?”5月28日下午,陵口镇居民李女士神色慌张地来到陵口派出所,向民警求证道。

原来,当天下午,李女士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音电商平台客服”,称李女士在该平台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商家将理赔200元。虽然对方知道自己的姓名、电话、地址、购物信息,但李女士因在街上看见过悬挂的反诈横幅标语,知道对方主动提出理赔的,都是诈骗,所以不为所动。

谁知,在遭到李女士的拒绝后,该“客服”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告诉李女士:“我们已经为您开通理赔通道,如不需要理赔,须及时关闭,不然将每月从您的支付宝账号扣取500元违约金。如果不还,会产生滞纳金、出现征信问题。”

李女士一时把握不准对方所说的事是否真的会发生,语气就软了下来。感觉到李女士的迟疑后,对方开始诱导李女士下载“开会宝”App,并表示:“您下载安装了这款App后,打开手机共享功能,我就可以帮助您操作。”与此同时,该“客服”还让李女士在“微粒贷”贷款3万余元转至微信,并称这只是关闭理赔通道必须要有的操作,钱还是李女士的,并不会少一分。

其间,对方在电话中“软硬兼施”,让李女士害怕不已。好在其理性尚在,立即到陵口派出所向民警求助。

值班民警看到对方来电的号码以及李女士与对方的聊天截图后,判断对方就是电信网络诈骗分子。幸运的是,李女士虽然下载了“开会宝”App,但没有打开手机共享功能,也没有在“微粒贷”中贷款,未造成经济损失。

接着,民警耐心向李女士讲解了近期高发诈骗案件中骗子惯用的伎俩,并指导其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李女士听完后,庆幸自己果断到派出所来问一问:“我以前也听人说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但我从没想过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就没当一回事。骗子真的太有手段了,一步步引导,我的钱差点就被他们骗去了。今后我一定要多关注反诈知识,多向身边人推荐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当遇到“卖家”称需要退款或重新支付的情况时,切勿轻信,应自己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或拨打正规客服电话。难以分辨时,市民可以及时拨打110或至派出所咨询求助。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