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煮饭,煮出教育“烟火气”

核心提示: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bb3ff6c663d92149b8517f37f3e3f156

7b41709bced8dcf855186b043f0d1e6a

图为正则小学一学生在学习烹饪。

本报记者 马骏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并根据不同学段设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目标。其中,五六年级的学生要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至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炖汤?”近来,这一新方案在我市不少学生的家长中引发热议。绝大多数家长对此十分支持,认为这样才更符合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想想看,现在很多学生都存在动手能力不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问题,不少学生从来都没有洗过碗、拖过地,更不用说自己煮饭吃了。”一位家长如是说。不少家长认为,让中小学生学习煮饭,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活方面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食其力,这样的课程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有助于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的中小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愈发关注劳动教育。在一些中小学校里,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在我市横塘初级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分别开展了围绕“劳动教育”的研究学习活动。学生们放下笔,拿起抹布、扫帚、锅铲,去做家务、去煮饭炖汤、去照料农田里的作物……“这些活动不仅增添了丰富的教育内涵,而且培养了孩子们认识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正确观念,传承了‘劳动最光荣’的传统优良美德,可以让孩子们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感悟劳动之美,收获劳动的丰硕成果。”横塘初级中学校长王辉国说道。

在我市正则小学,学校正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月”活动。“此次活动的参与者是全校学生。年级不同,活动内容也有所不同。”正则小学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王白仙说,“比如,一年级的小朋友要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房间,清洗自己的衣物等;二年级的小朋友学着自己种植绿植,给家里的宠物喂水喂食;三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教室卫生打扫,摆放桌椅;四年级的小朋友学会使用简单的烹饪器材对食材进行切配,尝试制作凉拌菜等……”

“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一环。而在今天,劳动教育因受到‘应试文化’的影响,被很多学校忽视或弱化。”正则小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印琼说,“劳动教育不仅要致力于观念培育,还要教学生如何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培育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让孩子们获得持续创造好生活的能力。”

印琼表示,当教育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中,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符合不同学段孩子的能力时,孩子的成长也就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了,他们的创造力才能被激活,他们的生命力才会被唤醒。接下来,学校还将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班级岗位体验等渠道,提高孩子们的劳动认知,唤醒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劳动意识,激发其劳动兴趣;引领孩子们在沉浸式的社会调查、角色体验、小组合作等方式中践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增智、增能、增信,锻炼生活能力,磨炼生存意志。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