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男孩患上蚕豆病

核心提示: 立夏过后,又到了蚕豆上市的季节,清香翠绿的炒蚕豆是不少市民喜爱的一道美味佳肴。

我市一男孩患上蚕豆病

医生提醒:5月是蚕豆病的高发期

本报讯(记者 帅莹 通讯员 许佳之)立夏过后,又到了蚕豆上市的季节,清香翠绿的炒蚕豆是不少市民喜爱的一道美味佳肴。然而,近日我市一名4岁男孩因在家中食用了一些蚕豆,出现了脸色泛黄、恶心、虚弱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才得知,这是患上了蚕豆病。

5月1日,南京儿童医院丹阳分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儿童,孩子刚送到医院时全身乏力、脸色蜡黄,在血常规检查中,血色素仅有3.9g,达到了极重度贫血的标准。“将孩子收住院后,我们给他进行了各项检查并紧急输血,当天晚上,孩子的脸色才逐渐有了好转。”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清华介绍,在询问了孩子的母亲后,他得知孩子是在食用蚕豆后开始出现不适症状,“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孩子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而一般缺乏这种酶的人,会在食用蚕豆后诱发溶血性贫血。”

王清华介绍,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如果父母是蚕豆病患者,那么孩子患病的可能性就较大,且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幼儿发病率要明显高于成年人,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大多数。患病儿童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在吃蚕豆后24小时至48小时内就可能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表现为全身皮肤发黄,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严重者还会出现昏迷、休克。如果肾小管被破碎的红细胞堵塞,引发肾功能衰竭,还将危及生命。

王清华表示,5月是蚕豆大量上市的季节,也是蚕豆病的高发期,“蚕豆病的高发地区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近年来随着我市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我院每年都会接诊1~2例蚕豆病患者。”王清华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在吃蚕豆后出现溶血相关症状,要及时送到医院就医,且日后不能再让孩子食用蚕豆及蚕豆加工的食品,也不要接触盛开的蚕豆花。此外,蚕豆病患者在服用一些药物后也会出现相应症状。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用药前要先咨询医生,选择适合患儿使用的药物。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