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环卫处隔离酒店生活垃圾应急处置专班的环卫工人正在隔离酒店收运垃圾。记者 王国禹 摄
本报讯(记者 王国禹 通讯员 步歆)隔离酒店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战场”。那么,隔离酒店产生的垃圾如何处置?记者从市城管局环卫处了解到,为有效应对当前疫情,环卫处专门成立了隔离酒店生活垃圾应急处置专班,专门负责协调隔离酒店生活垃圾处置,为广大市民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环卫车辆驾驶员王晓辉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蒋国芳是佳洁环卫的一名中转站操作工;景金国是一名垃圾清运工,也是第二次上“战场”的熟手。由他们三人组成的环卫收运专班,负责我市8个隔离酒店生活垃圾的清运工作。每天,收运队奔波其中,将垃圾收运后统一运送到光大垃圾焚烧厂经绿色通道、专用倒料口进行焚烧处理。
15日上午7点半,司机王晓辉驾驶着垃圾转运车载着垃圾转运员蒋国芳、景金国,来到第一家隔离酒店收运垃圾。三人身穿白色防护服,戴着防护面罩、口罩等,包裹得严严实实。一跳下车,景金国就拿着消毒液喷雾桶,仔仔细细地对装在储物箱内的生活垃圾进行一次消杀。蒋国芳则拿出梯子架在车上。随后,王晓辉拿出一张表单,请收运点的管理人员签字确认。三人流水线作业默契配合,五分钟后又急匆匆驶往下一个隔离酒店。
在垃圾清运过程中,专运队会进行多次消杀。“对储物箱消杀一次,装车过程中也会消杀。装车完毕,清运车盖好盖子后对车辆再消杀一次,两名收运人员相互消毒后,再上路运送垃圾。”蒋国芳说,每次作业后,对垃圾存放的周围环境也会进行消杀。
收完最后一个隔离点的垃圾已是中午,一上午滴水未进,回来起码要到下午两三点,饭点吃不上饭很正常,这样的流程已是常态。从3月23日起,收运队每天收运特殊生活垃圾1.7吨左右。从3月24日起,他们就没有回过家,每天都住在定点酒店……
“当初单位问大家谁愿意去,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我知道这项工作有风险,但总要有人去做。困难是一时的,挺一挺就会过去。而且大家都很关心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当问到为何加入环卫收运专班时,憨厚的蒋国芳坦言道,疫情期间,他深切感受到众志成城、合力抗疫的精神,这是一座充满力量而温暖的城市。
“隔离酒店的垃圾转运压力大、风险高。一辆垃圾车,大概只能容纳下上百袋垃圾,但随着隔离人员的增多,每个隔离酒店的垃圾量在翻倍,一天工作下来,防护服下的衣服早已湿透。”采访中,王晓辉告诉记者。
据市城管局环卫处介绍,为持续做好疫情防控,阻断疫情传播渠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市城管局环卫处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市区范围内各隔离酒店和社区居家隔离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运输、处理等工作。收运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做到定人、定车、定路线,收运过程中,收运人员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身穿防护服、佩戴防护镜、口罩、塑胶手套。到达收运点后,环卫工人使用消毒液喷壶对垃圾桶、袋装垃圾全面消杀,再装入收集车。每天收运的垃圾直接运往光大焚烧厂进行无害化处理。收运结束后,环卫工人再对收集车辆进行全面清洗,对车辆、人员、工具进行消杀。
记者采访获悉,在环卫处,除了隔离点垃圾收运专班外,还有废弃口罩收集专班,居家隔离点垃圾收运专班等,环卫专班的每一位成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职,都是战疫“逆行者”队伍中的一员,他们从城市的“美容师”变成了广大市民的“守护者”,在艰难时刻承担起维护城市运转的重要一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