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岂能敷衍了事?

核心提示: 近日,市民周先生向记者反映,称其注意到小区里的部分居民在丢垃圾时,并未将各类垃圾“对号入座”,导致小区里的垃圾分类回收流于形式。

小区“一桶扔”现象仍存在

垃圾分类岂能敷衍了事?

fc0aa837cd66fff701bc8c9b7b8c6136

网络漫画图

本报记者 帅莹

“小区里已经摆放了分类垃圾桶,可大家似乎还是将各种垃圾混在一起丢弃。”近日,市民周先生向记者反映,称其注意到小区里的部分居民在丢垃圾时,并未将各类垃圾“对号入座”,导致小区里的垃圾分类回收流于形式。

周先生告诉记者,自从小区里摆放了分类垃圾桶后,他就开始在家细细研究了垃圾分类的要求,“纸盒、纸张类的放在可回收垃圾桶内,一次性餐具要扔进其他垃圾垃圾桶内,而电池、温度计则要投放进专门的有害垃圾垃圾桶内。”一直以来,周先生都会将垃圾在家中分好类,然后再出门投放进正确的垃圾桶。

但在一次投放垃圾的过程中,周先生注意到,厨余垃圾桶中有几个粘上剩饭剩菜的快递纸箱,而在一旁的可回收垃圾桶中,则放有几袋生活垃圾。就在周先生困惑之余,一位居民走了过来,随手揭开了一个垃圾桶盖,看也没看,就将手中的垃圾袋扔了进去。周先生赶忙提醒道,这些是分类垃圾桶,不能随意投放,但该居民仅回了一句“不了解如何具体操作”,之后便离开了。

周先生表示,小区摆放了分类垃圾桶后,不仅为此设置了专门的投放点,还在投放点旁及楼道入口处张贴了醒目的标语及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此外,不同类别的垃圾桶也用颜色区分开来,上面还印有应该投放进桶的垃圾名称。周先生介绍,虽然垃圾分类的硬件设施十分完善,但仍有不少居民未形成习惯,因此小区里的分类垃圾桶也呈现出“通吃”的现象。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不少市民谈到垃圾分类时,皆表示自己会注意将纸盒、电池一类单独区分投放,但能精准说出面巾纸、一次性餐具、烟头等垃圾该如何投放的则寥寥无几。“虽然小区里经常宣传要实行垃圾分类,但我平时看到大家依然都是将生活垃圾混放混装,因此我扔垃圾的时候也就没考虑那么多。”一位市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一尴尬情形如何改善?记者联系了云阳街道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垃圾分类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和配合。“如果市民在丢弃垃圾时未进行分类,那么垃圾在被统一回收后就很难实现分类处理的目标。”该工作人员表示,生活垃圾分类不能仅停留在意识上,而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目前相关部门也在进一步健全运营处置规范机制,完善配套设施。“目前除了挨家挨户地宣传动员外,我们还推出了21天养成计划,通过垃圾分类督导员的观察,挑选出能够准确投放的居民,在计划完成后,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同时,在小区里评选出支持垃圾分类的环保达人,通过他们的带动,逐步让广大市民自觉提升垃圾分类的意识,真正做到科学分类、科学处理。”该工作人员如是说。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