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扮“女神”诈骗债主27万余元

核心提示: 面对债主催债,他不仅不还钱,还想方设法从对方身上又“诈”了一笔。近日,由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诈骗案一审宣判,虚构女性身份骗取被害人钱财的蒋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4万元。

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4万元

本报讯(记者 王国禹 通讯员 汪亚军 林嘉欣)面对债主催债,他不仅不还钱,还想方设法从对方身上又“诈”了一笔。近日,由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诈骗案一审宣判,虚构女性身份骗取被害人钱财的蒋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4万元。

蒋某今年27岁,大专毕业后一直无业在家。没有经济来源,花钱却大手大脚,他很快欠了一屁股外债。面对每天的催债电话和微信“轰炸”,他不堪其扰却又无力偿还。

2019年12月,蒋某从一名微信好友处购买了一个未绑定手机号且未实名认证的微信账号,并将性别设置成“女性”,以躲避追债。

2021年初,一名姓钱的债主不定时向蒋某催债,蒋某便想到利用购买的微信账号,从钱先生处骗钱。“我跟钱先生认识几年了,平时关系还可以,我跟他说介绍一个女孩子给他认识,他就同意了。”接下来,蒋某用本人的微信号将自己购买的微信账号推给了钱先生,并介绍女子“小宜”是自己女朋友的闺蜜,条件相当不错。钱先生随即添加“小宜”为好友。之后,蒋某便用“小宜”的微信号与钱先生聊起了天。其间,他还经常用自己的微信不定期与“小宜”互相发信息,并经常更新“小宜”的微信朋友圈。钱先生信以为真,很快便与“小宜”打得火热。“当时我感觉钱先生对‘小宜’动心了,我就开始借这个身份从钱先生那里借钱。”蒋某供述。

而另一边,收到“小宜”借钱请求的钱先生起初有些犹豫,就询问蒋某“小宜”是否靠谱。在得到蒋某“小宜是个白富美”“我跟她接触过好多次”等此类回复后,钱先生在“小宜”的要求下,将2万元借款通过微信转账,让蒋某“代收”。

此后,“小宜”便经常以各种理由向钱先生借钱。钱先生也曾犹豫不决,但蒋某多次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告知“小宜”已对他动心,让他不要吝啬。就这样,在2021年3月至4月期间,蒋某以“小宜”的名义先后从钱先生处骗取钱款27万余元,用于还外债及本人挥霍。

钱借了出去,“小宜”本人却始终未在现实中现身,钱先生心里犯起了嘀咕。接下来,他便一直要求“小宜”还钱,但几次催促之后,“小宜”索性失联了。钱先生终于意识到被骗,立即报了警。

案件被移送至市检察院后,经审查起诉,该院认为,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多次骗取他人钱财,且数额巨大,所以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但结合其坦白、自愿认罪认罚等情形,该院依法以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并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获法院采纳。

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在交友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尤其面对网友,须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切不可轻易向他人转账。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