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锅开蒸
市民对吕城烧卖赞不绝口
馅多皮薄让人食欲大开
新鲜出炉的烧卖香味四溢
本版摄影 萧也平 本版撰文 魏郡玉 通讯员 姜锁平
春暖花开,不知不觉间四月已悄悄到来。早就听说吕城的传统特色小吃“吕城烧卖”久负盛名,但耳闻不如一见,于是,记者怀着好奇的心情慕名前往吕城集镇养正东路上一家专供早点名为“德泰楼”的餐馆探访。
走进“德泰楼”,店内面积不算大,但布局合理,条理整洁,十分温馨。餐馆老板储春芳告诉记者,他今年刚好60岁,以前一直在商业公司吕城饭店从事面点制作和白案工种,自公司改制下岗后,他随即自谋职业与妻子创办“德泰楼”餐馆经营特色早点,制作“吕城烧卖”,至今已达25年。
“吕城烧卖”是以上等面粉为原料加水和成硬面团,经醒制后用轴槌擀压成荷叶边状面皮,包裹秘制肉馅,然后上笼热蒸约6分钟即可食用。“吕城烧卖”形似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入口汁润而不腻,清香而可口,兼有小笼包与蒸饺之优点,是民间美食家的早餐最爱。目前,“吕城烧卖”共有菊花肉烧卖和蟹黄肉烧卖两个品种。说话间,储春芳还开心地向记者展示了“吕城烧卖”制作的全过程。
谈起“吕城烧卖”的由来,储春芳笑着说,“吕城烧卖”原先也非本土特色,而是半个“舶来品”。据传说,最初是一个内蒙古人清末民初时期曾在吕城开设包子铺,当时烧卖仅仅是这个包子铺的一个面点品种,而这个内蒙古人制作烧卖用的馅料是羊肉,虽说羊肉馅在冬季很盛行,但一到夏季当地人就不爱吃了,后来烧卖被聪明的吕城人发现了商机并模仿复制,将羊肉馅改换成猪肉馅,并一直延续流传至今。储春芳边说边掰着手指计算着告诉记者,他应该算是“吕城烧卖”的第6代传人。新中国成立前吕城街上就有好几家饭庄专供“吕城烧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真正传承“吕城烧卖”手艺的就他一家了。至于今后吕城的传统特色、地方名点“吕城烧卖”能走多远多深,能否持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他也深表担忧。
在德泰楼,记者还偶遇了前来用早餐的吕城镇作家协会主席庞云初,据他介绍: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吕城烧卖”以独具一格的饮食文化,永不泯灭的家乡味道,伴着历史长河,承载着吕城人最美好的留恋与记忆,也让远离故乡的海内外游子多了一份牵挂。
回忆总是与味道联系在一起。那温馨独特的家乡味道,念兹在心,独一无二,常忆常新。
思念一座城,回味一份舌尖上的乡愁,就像千年古镇“吕城烧卖”,历久而弥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