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人大代表,她架起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作为社区书记,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
李淑君:抗疫路上履行“双重职责”
图为李淑君(左)为在家隔离的居民办理解除隔离手续。记者马骏摄
本报记者马骏
社区街头,有她辛勤忙碌的身影;群众家中,有她深切关怀的话语;办公桌前,有她伏案疾书的背影。多年来,她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头雁效应”,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架起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她就是市人大代表、华南新村社区党委书记李淑君。
昨日上午10点多,李淑君的办公室里坐满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办公桌上摆满了记事簿、登记册,坐在一角的李淑君时而埋头奋笔疾书,时而放下笔,与志愿者们聊上几句工作。近段时间,社区工作让李淑君忙得不可开交,即便是在休息时间,她满脑子想着的也是工作上的事。没有好好吃饭,更没有好好休息,李淑君的喉咙最先发出了“警报”,但她并不在意。一个多月来,带着沙哑的嗓音,李淑君依然“我行我素”,工作量有增无减。
“最近这段时间,周边城市的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我们做社区工作的,眼下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容不得一点马虎。”既是社区书记,又是人大代表,李淑君不仅需要带领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完成入户摸排等防控任务,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用心听取民声民心,为民排忧解难。“少数居民对于入户摸排一直心存疑虑,不愿和我们的入户人员交流接触。”对于这些有疑虑的居民,李淑君一方面耐心地解释,安抚他们的情绪;另一方面将这件事向上级部门反映,希望能够创新“无接触式”的入户摸排。让李淑君没想到的是,她的想法与上级领导一拍即合。“最近,我们社区将作为试点开始推广‘翼安居’手机App。居民下载后,可以直接在App里填写各种信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居民的隐私,还避免了上门的近距离接触。”能够作为政府与群众间的“连心桥”发挥作用,李淑君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抗疫路上,李淑君埋头于“头雁”的工作,家人们不仅得理解和支持,有时还会被分配任务。“前不久,我的儿子来社区里做了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最近我身体不好,丈夫每天得接我上下班,此外,我还会经常让他参与一些社区工作,让他做司机。”李淑君笑着说,“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我的家人就成为我的坚强后盾,让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社区防控工作中,心无旁骛地带领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筑起一堵厚实的防疫墙。”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复杂且繁琐,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社区建设中的民生工程、医疗保险等,李淑君都身先士卒、亲力亲为。连续两届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她更是结合社区工作实际,着眼于社情民情,倾听民意,为百姓发声,还经常组织社区成员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在解民需、排民忧的同时当好百姓的传声筒,做百姓的贴心人、引路人。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履职几年来,李淑君时刻牢记人大代表使命,认真学习人大代表相关知识,领悟新方针、新思想,努力提升自己履职办事的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光荣职责,展示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良好风采。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始终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理念。今后,我会更加努力,贴近生活,服务群众,履行好人大代表和社区书记的双重职责,更好地为社区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李淑君说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