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我的一年级老师让我认识了“甲”这个字,但她只是让我知道了作业本上的“甲”表示我的作业做得全对,字写得还工整,但她当时没有告诉我,作业本上的“甲”意味着的是上等的,是优秀的。

■秦曼村

我的一年级老师让我认识了“甲”这个字,但她只是让我知道了作业本上的“甲”表示我的作业做得全对,字写得还工整,但她当时没有告诉我,作业本上的“甲”意味着的是上等的,是优秀的。当然,本子上还会有“乙”字的出现,那就是次等的意思了。

小时候,家里把一口猪从小养到大,得花上十个月左右时间。因为那时候的猪没有饲料吃,除了不多的糠,基本上都是靠我放学后割的猪草喂养。一年辛辛苦苦下来后,猪长大了。在拼命喂饱最后一顿后,父母央请几个邻居把猪从猪圈里拉出来按倒捆住四脚,放在了借来的板车上,然后拖到城里收猪的地方。我自然是跟着去的,后面得有人推板车,也是难得的一次进城机会。收生猪的地方,有一个大的磅秤,上面放着一块板子。那磅秤前的工作人员,用手按按捏捏放在板子上猪的身体,然后在母亲的讨好声中用一把剪刀在猪的身上剪猪毛,刷刷几下,就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甲”字。那个“甲”字,意味着我家的猪膘肥体壮,是上等的,能卖出一个好价钱了。我看到了母亲眼里的欣喜泪花和父亲看着我时眼里赞许的笑意。那普普通通的一个“甲”字,让希望靠年终卖口猪给贫寒的家庭多带来一点收入的父母一下子兴高采烈起来。而我则更开心,因为,近一年的劳动也许可以换来一件过年的新衣服。

再后来,读了些课外书,才知道,“甲”这个字博大精深。原来我的老师用“甲乙丙”来打等第,是借用了这几个字在天干里前后的顺序来表达它的优劣。甲,天干序位第一位的位号,被引申为居第一位等。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那是在边荒之地,天空阴云密布,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都显得暗淡无光。那“甲”,是金光闪闪的铠甲,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昨日琵琶弦索上,分明满甲染猩红。”那“甲”,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后,手指甲上的蔻丹染到了弦索上。“那其间,占鳌头,占鳌头,登上甲。”那“甲”,是古代科举制度中对进士科(甲科)的称呼。“保甲元无籍,青苗不著钱。”旧时户籍编制制度,若干户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甲设甲长,保设保长,那“甲”,是对老百姓实行的层层管制。

翻开《说文解字》,“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汉语常用字,读作jiǎ,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指种子萌芽后,所戴的种壳。“……从木戴孚甲之象。一曰人头宐为甲,甲像人头。凡甲之属皆从甲。古狎切。”这让我常常想起春天里,母亲把南瓜籽儿撒在平整过的一小块土地上,喷了水,过不了几天,那地里就会有一个个“甲”站立起来,头戴着壳,壳下是细细的苗茎,真像一个个“甲”,形象而生动,不得不佩服古人造字的智慧。

甲,虽然只是一个汉字,却蕴含着我们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体验与认知,蕴含着我们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智慧。追溯汉字的根与源,领悟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就能升华出我们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