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倒在路边的共享单车。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小小的共享单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它的文明使用,也是城市人文温度的标尺。能否有序使用、停放共享单车,是对市民文明素质的考验。随着气温上升,春暖花开,记者走访发现,共享单车又成了很多市民钟爱的出行工具。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更加需要共享单车发挥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不过,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共享单车的使用与管理也面临不少挑战。
“今年春节期间,我在小区的一处绿化带里看到了三辆倒在地上的‘小蓝车’,过了三四天,这几辆车才被人拖走。这几天,我又在同样的地方看到了被乱丢的共享单车。”家住凤翔花园城的许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都习惯骑共享单车去菜市场买菜。她觉得,这样的出行方式既绿色环保,又能锻炼身体,与开车出行相比,还免去了寻找停车位的麻烦。
不过,许女士发现,小小一辆单车,不文明现象却比比皆是。“除了乱停乱放,我还看到一些共享单车被人为破坏,有的车没了车筐,有的车没了坐垫……”种种现象让许女士不禁感慨,“为什么就不能好好骑好好停呢?”
“共享单车每天损坏的数量不一,多的时候我凌晨两三点就得起床去收车。”徐师傅是我市一共享单车修理点的维修工,他告诉记者,共享单车被人为破坏的情况很多,有的车座被扎破,甚至被直接拆走;有的被扔进河里,还要打捞上来;有的锁被拆了;有的车筐被弄坏了……徐师傅表示,春季气候宜人,是骑行的好时节,很多人都会选择骑共享单车出行,但这同样也是共享单车遭“黑手”比较频繁的时候。
车辆损坏、乱停乱放、违规骑行……共享单车方便了一些人,却给另一些人带来不少麻烦,这是城市管理的一个课题。业内人士认为,面对这道难题,既不可放任不管,也不能一禁了之。一是科学规划,有序管理。近年来,我市城管部门已经通过调研制定方案,科学控制单车投放数量,并建设停车设施,进行规范管理,改变无序停车的局面;二是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广大市民要按照规定地点停放,不妨碍、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法律人士则表示,共享车辆作为服务大众的公共资源,离不开运营公司的精心维护,也离不开使用者的用心爱护。广大市民在享受共享车辆所带来的便利时,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做到文明出行、安全骑行、规范停放。对于盗窃、损毁共享车辆的行为,公安机关会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追究相应刑事责任。
只图方便乱停乱放,绝不是共享精神的体现。倡导绿色环保共享出行,仅靠商业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公众的文明素质全面升级,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率、有秩序的“共享”。
业内人士呼吁,广大市民应当把城市公共空间当作自家的客厅,自觉爱护公物,遵守秩序。既要做减少碳排放的环保践行者,也要成为文明城市的建设参与者。街头巷尾的共享单车,既是城市管理面临的一项挑战,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大窗口。希望全社会都动员起来,通过创新管理、全民参与,呼吁文明骑行,规范停放,让小小的共享单车成为城市的美丽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