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成“天价”,拍写真你被“套路”过吗?

核心提示: 这两天,关于上海两名女生遭遇“消费套路”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

本报记者 高静 帅莹

这两天,关于上海两名女生遭遇“消费套路”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原本想要拍摄19.9元的特价写真,最终却花费了20000多元,两名女生将商家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合同、退回款项,并由检察机关出庭支持起诉。对此,法院作出判决,被告影楼退还两名原告共计18600元。

记者了解到,在拍摄写真过程中遇到“消费套路”的市民并不少见,这也是为何此类新闻常常能够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摄影行业的“消费陷阱”防不胜防。

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她在本地一家摄影机构选定了一个5999元的婚纱照套餐,套餐内包含4套服装、化妆品、各类相册相框以及40张照片精修服务。“因为之前做过攻略,所以一开始我就和销售人员确认,拍摄过程中是否会有隐性消费,工作人员也作出了承诺,表示只有套餐费用,不会增加任何其他消费。”陈女士表示,在拍摄当天,工作人员确实提供了不错的服务,也没有任何包括化妆品或是服装升级类的额外消费,这也提升了她对这家摄影机构的好感度。

没想到,在之后的选片过程中,陈女士还是被“洗脑”了。“我记得当时的套餐里说,一共会拍摄100张左右的照片,但是精修的只有40张,所有底片会全部赠送。”陈女士本以为是从原片中挑选需要精修的照片,结果商家实际已经将全部的照片都精修好,让她进行挑选,“在挑选过程中,工作人员一直说这张好、那张也好,加上我有‘选择恐惧症’,不知不觉就挑了60多张。工作人员告诉我,每增加一张精修照片,需要多付100元。”陈女士算了算,如果按照自己挑选的照片,那需要额外支付2000多元,她觉得有些贵,经过再次挑选以及与工作人员协商,最终陈女士增加了18张精修照片,支付给摄影机构1500元。

事后想想,陈女士发现自己掉入了商家的“消费陷阱”,“商家一开始就精修好了所有照片,这样会让消费者难以取舍,然后工作人员又在选片过程中对照片大加赞美,顾客不知不觉就会增加精修照片的选择数量,商家也能因此多赚钱。”但是考虑到婚纱照一辈子也就可能拍一次,陈女士并没有太计较,不过她表示以后如果再去拍写真,一定会更加注意,避免再落入商家的“消费陷阱”。

而市民姚女士虽然没有因在选片阶段增加照片数量多付钱,但是在选择摄影机构时还是被商家“套路”了。姚女士说,她因为要拍婚纱照才开始关注本地的摄影机构,为此还去了好几家店实地感受了一番。“最终选定婚纱摄影店是被店内的样片以及婚纱给吸引了。”姚女士告诉记者,当时摄影机构工作人员展示出来的样片非常好看,场景也比较多,看起来很“高大上”,让人不由得倾心这家店,而且这家机构还提供婚纱租赁服务,工作人员还让其参观了一下店内的婚纱礼服,“既有好看的照片又有好看的礼服,最后我毫不犹豫就选择了这家店。”结果到了拍摄当天,姚女士发现,拍摄婚纱照的服装与可租赁的婚纱礼服是不一样的,材质、版型都不如在店里看到的,而看起来高大上的外景实则是一片荒废的别墅区,“实际的婚纱和布景都与我预期相差很大,原来好看的照片真的都是修出来的。”在后期选片阶段,姚女士执意不增加精修照片的数量,工作人员见多次劝说无果后,态度也变得敷衍起来。“摄影机构基本每加一张精修照片,价格都在上百元,太贵了,不如直接在网上找专业人员购买修图服务,实惠得多。”姚女士说道。

其实,关于摄影机构的“消费套路”还有很多,比如低价引诱、后期层层加码,或是制造障碍、限制选片,甚至以高额违约金威胁等。因此,消费者一定要理性消费,签协议合约之前,记得看清楚条款,问清楚是否会有额外消费等,此外,千万不要被精心修过的照片迷花了眼。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