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董女士收到的诈骗短信以及积分兑换网页截图。
本报讯(记者 高静 帅莹)临近春节,不少商家推出“积分兑换”活动,并通过短信或电话的方式提醒消费者,在限定时间内使用积分兑换相应的礼品,否则积分逾期作废。不过,很多骗子也瞄准这一时机,展开骗局,以积分为“饵”,哄骗市民“上钩”。
前段时间,市民董女士收到了一条提醒“积分清零”的短信。短信内容显示用户累计的7630分将于1月12日全部清零,可以点击相关网址链接兑取商品。因看到短信上显示的手机号后4位与自己的实际信息一致,董女士便没有怀疑,抱着积分不能浪费的想法,点开了短信中的网址。
“网页上有各种积分可以兑换的商品,基本都是使用一定数额的积分后,可以用比较优惠的价格购买商品。”董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平时自己开车上下班,所以她看中了兑换商品中的加油卡,但页面中显示,100元、200元、1000元的加油卡都已经抢完,只有500元的加油卡可以兑换,使用5888积分后再支付158元便可以获得一张500元的加油卡。董女士觉得很划算,于是准备下单,但突然想到前段时间自己在移动客户端查看过积分信息,当时积分并不多,“怎么才过去一两个月,积分就多出这么多?”
之后,董女士仔细查看了短信的发件人,发现是一串并不熟悉的号码。她随即上网搜索了该条短信内容的相关信息,发现有不少类似的骗局,而且已经有不少人上当受骗了。“还好没有冲动下单,否则还不知道后续会遇到多少麻烦。”她表示,现在的骗术真是防不胜防,“单就产品兑换的页面来说,和官方的很像,如不仔细看很容易被糊弄住。”
根据董女士收到的短信内容,记者也登录了该积分兑换网站,注意到短信内容中提醒董女士的积分于1月12日到期,但商品兑换页面显示积分于1月25日到期。页面中除了董女士所说的加油卡外,积分还可以用来兑换电子血压计、燃油宝、扫地机器人等商品,但其中部分商品显示已经被抢完。
随后,记者随机选中一款商品进行兑换,下单时需要提供个人的身份信息以及住址,而后商家会发出商品,货到付款。当记者下单后想要取消订单时,发现整个页面无退单选项,联系客服人员也没有任何回应。
就此情况,记者联系了移动客服人员,了解到董女士所提供的短信内容并非是移动公司发出的。“一般来说,移动公司发送的业务提醒短信,发件人都会标注‘中国移动’,或者号码为‘10086’。”该客服人员表示,如果市民收到类似移动积分兑换活动或是其他相关业务的提醒,最好先联系移动官方客服,辨别真伪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尤其是一些短信中附带网址链接的,一定要注意识别,千万不能随意点击,此类网站有可能含有木马病毒或是仿冒的钓鱼网站。”
据悉,与董女士一样收到类似诈骗短信的市民不在少数,一些市民甚至已经上当。这种诈骗手段利用的正是市民占便宜的心理,在点击短信里附带的网址后,不少人还被要求下载客户端或点击其他链接,骗子便以此来套取当事人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及密码等,利用网上消费赚取钱财。据警方介绍,此类诈骗信息多由“伪基站”或网络短信软件发送,同时不透露是什么品牌旗下的产品积分,让当事人好奇盲目地点击链接。岁末年关,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易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认真核对信息内容,鉴别真伪;遇到要输入真实姓名、银行卡及密码等隐私信息时,一定要多留心。如遇诈骗,切记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