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电动车交通事故频发引担忧
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市民,这类电动三轮车无安全保障,切勿购买和驾乘
本报讯(记者 王国禹)“非标”电动三轮车车体较大,一些驾驶人会选择在机动车道上骑行,加上存在无视信号灯、随意变道、转弯、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导致交通事故频发。据了解,自2021年10月份以来,我市接连发生数起因“非标”电动三轮车违规行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交警部门提醒,“非标”电动三轮车无保险,也没有任何安全保障,广大市民切勿购买和驾乘此类车。
2021年10月11日,钱某驾驶一辆电动三轮车沿着北二环路南侧非机动车道由东向西行驶,行至北二环大桥西段时,撞上驾驶电动自行车沿着该非机动车道由西向东正常行驶的吕某。事故导致两车受损、吕某受伤。交警通过调取事故现场监控录像显示,钱某因驾驶电动三轮车逆行,承担此次事故全部责任,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吕某不承担责任。经鉴定,钱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制动性能不符合非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属于“非标”电动三轮车。
2021年12月26日,仇某驾驶电动三轮车沿着北二环路北侧非机动车道由西向东行驶,行至该道路红叶石油公交站台时,不慎撞上驾驶电动自行车沿着该非机动车道由东向西正常行驶的潘某。事故导致两车受损、潘某受伤。交警通过调取事故现场监控录像显示,电动三轮车驾驶人仇某因逆行,担此次事故全部责任,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不承担责任。经鉴定,仇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也属于“非标”电动三轮车。
采访时,处理事故的交警告诉记者,“非标”电动三轮车、四轮车装上雨棚可以遮风挡雨,加上其廉价、实用、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深受老百姓的青睐,但由于驾驶人多为老年人,普遍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违法载人、人货混装、乱闯红灯、逆向、占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突出,在挤占有限道路资源的同时,成为扰乱道路交通秩序、引发交通事故的交通安全隐患之一。此外,“非标”车机件不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性能差,不但无法通过合法途径领取牌照上路行驶,也无法通过购买保险获得必要的安全保障。
交警部门表示,他们将持续严格查处无牌无证的“非标”电动三轮车违法上路的行为。同时,也呼吁老年人的子女劝自己的父母不要骑电动三轮车上路。另外,广大市民在购买电动三轮车时,要注意选择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产品,并按照规定上牌照、考驾照、买保险,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