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骏)2021年12月29日,广东佛山市一电动自行车驾驶员遭到大车碾压身亡。据现场视频画面显示,该电动自行车路过一辆停靠在路边的轿车时,该轿车副驾驶一侧的车门突然被车内人员打开,电动车驾驶员刹车不及后摔倒,被并行的大车卷入车底,该事故造成1死1伤。停车、开车门、下车,这些看似平常的动作,稍有疏忽便可能引发致命事故。
记者了解到,所谓“开门杀”就是下车时没有观察清楚车后方的情况,贸然打开车门下车。如果这时有非机动车辆刚好在车后方行驶,并且距离较近,就会导致骑车人一时反应不及,撞到车门上。“这样的‘开门杀’事故其实是比较常见的,我之前就遇到过好几回,因为事发突然,总会被吓出一身汗。”一位市民说道。
市民陆先生告诉记者,几个月前,他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行驶在伊甸园路上。“当时天色较晚,我骑着车靠右侧正常行驶。突然,停在前方路边不远处的一辆黑色轿车打开了车门。”陆先生表示,虽然他当时的车速并不快,但当他反应过来之后,已经距离打开的车门很近了。为避免撞上车门,陆先生一边急刹车,一边改变行车方向,结果自己从车上摔了下来。“驾驶员下车询问我情况,我当时倒在地上,以为没有大碍,斥责了对方几句后,那人就开车走了。”让陆先生没想到的是,当他想要站起来时,发现腰部十分疼痛。经过医院检查,他的腰部骨折,必须卧床静养几个月。
如何才能避免“开门杀”?业内人士表示,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避免悲剧发生。停车时要尽可能靠近路牙,这样就能避免非机动车从车辆右侧通过,同时驾驶人应提前提醒乘车人,看清四周车辆情况,确认安全后再下车。驾驶人开车门时用离车门较远的手开门,这样会“强迫”自己有一个转体动作,以便更好地观察后方情况。推门时先推开一条缝,观察侧后方来车情况,同时也是在提醒过往的骑车人车门要开了,请注意。而对骑车人来说,在经过路旁停放的车辆时,要注意减速慢行,保持与车辆的横向距离,防范车门突然开启。
那么一旦发生类似事故,事故责任是如何划分的?有律师表示,这样的事故,一般涉及司机、乘客、非机动车驾驶人三方当事人。法院一般会根据当事各方的过错程度,结合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当事各方应承担的责任进行划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事故中,驾驶员不仅要担责,而且很大程度上要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全部的事故责任。因此,作为驾驶员,在车内乘客下车时,一定要帮助乘客进行辅助观察并及时提醒潜在危险,一旦车内乘客发生“开门杀”事故,驾驶员也是无法逃脱干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