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的血压计试用时水银泄漏

核心提示: 近日,市民周先生向记者反映,为了能够在家里随时测量血压,他在网上购买了一个水银血压计,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收到货后试用时,血压计里的水银却出现了泄漏的情况,之后水银又四处散落,这让他担心会给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带来危害。

网购的血压计试用时水银泄漏

当地相关部门:生产企业称没有证据能证明水银泄漏是产品质量问题

本报记者 高静 帅莹

近日,市民周先生向记者反映,为了能够在家里随时测量血压,他在网上购买了一个水银血压计,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收到货后试用时,血压计里的水银却出现了泄漏的情况,之后水银又四处散落,这让他担心会给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带来危害。

周先生告诉记者,9月11日,他在某网购平台下单了一款水银血压计,几天后就收到了快递包裹,“当天我吃了晚饭后就想着试用一下血压计,拆快递时孩子还在吃着饭。”周先生表示,他将水银血压计取出放在餐桌上,按照说明书的提示进行操作,然而测量过程中发现血压计的水银柱没有任何波动,“我就按了一下气囊,没想到水银竟从底部泄漏出来。”

看到水银泄漏,周先生很是慌张,第一时间联系了店铺的客服,客服人员表示要立即将散落的水银收集起来。周先生随后开始收集泄漏出来的水银,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血压计中间的玻璃管突然弹跳了一下,泄漏的水银飞溅起来,掉落在地上、椅子上、餐桌上以及盘子里,想到水银对人体的危害性,周先生立即让孩子离开餐桌。由于水银四处散落,周先生足足花了近2个小时的时间清理,“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地上依然有残留的水银。”

随后,周先生再次联系客服人员,表示血压计存在质量问题,“我还特意去网上查看了一下,该网店售卖的水银血压计有好几款,在商品评价中,一些消费者提到了血压计漏水银的问题。”在和客服人员的沟通中,周先生提出并不是他一个人遇到血压计漏水银的问题,希望生产企业能够引起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客服人员称会将其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之后将相关情况进行反馈。

过了几天,周先生接到了客服的电话,但这次客服人员的回复直接激怒了周先生,“对方在电话里竟然表示血压计里的水银是安全的,少量摄入对人体无害。”这样的说法让周先生很是气愤,“我善意地提醒该企业产品质量可能存在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但没想到却给了我这样的回复。”周先生告诉记者,除了水银泄漏的问题,他还发现血压计上没有张贴警示标语,“毕竟水银属于有毒物质,生产企业应该使用显眼的警示标贴。此外,线上售卖的产品详情页中,商家也应作出相关提示,比如家庭使用建议购买电子血压计,避免使用水银血压计操作不当引起危害。”

在沟通中,客服人员表示周先生可以将漏水银的血压计寄回,公司会为其更换新的血压计,或者直接进行退货退款处理。“我觉得这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生产企业应当做好品控管理,而不是遇到问题如此敷衍了事。”随后,周先生联系了生产企业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并将问题产品寄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查找出血压计漏水银的原因,“在我看来,装水银的部件并没有出现破损的情况,应该是安装没有到位。”

记者也联系了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收到周先生寄过来的产品,但无法确认水银泄漏的真正原因,“因为是线上购买的商品,所以无法确定是不是运输途中有碰撞,或是消费者收到产品后操作不当导致水银泄漏,我们难以取证。”

此外,周先生认为,水银是有毒物质,如果自己的孩子因为泄漏而摄入了一些,将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他要求生产企业对此进行赔偿。对于这一诉求,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与生产企业进行了交涉,但是对方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能证明水银泄漏是产品质量问题,所以并不认同周先生提出的赔偿要求,“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提出,产品在出厂前都通过了质检,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因此水银泄漏的原因无法判定。”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生产企业只能给周先生退换货,如果周先生一定要对方进行赔偿,则需要举证,证实水银泄漏确实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之后才能作进一步处理。如果周先生不能接受,也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

就周先生提出的水银类产品应当张贴警示标语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向生产企业提出建议,“比如在网络销售平台增加一些安全提醒,但这并不是强制的,只是建议对方增加此类警示标语。”

对此,周先生颇为无奈,他表示知道维权不易,但还是希望生产企业能把好产品质量关,给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商品。

>>>小贴士

血压计水银泄漏应该怎么处理?

一般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要先打开窗户通风,然后戴上手套,用小铲子把水银收集起来深埋,或在上面撒些硫黄粉末,硫和汞反应能生成不易溶于水的硫化汞,危害会大大降低。由于水银在常温下即可蒸发成气态,很容易被吸入呼吸道,引起中毒,所以,处理散落在地上的水银时最好戴上口罩。二要用湿润的小棉棒或胶带纸将洒落在地面上的水银粘集起来,放进可以封口的小瓶中,如饮料瓶等塑料瓶,并在瓶中加入少量水,瓶上写明“废弃水银”等标识性文字,交给本单位或社区居委会废液管理人员处理或送到环保部门专门处理。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