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的节俭谚语

■王霞云

清光绪十八年,祖母出生于横塘“野园里”,一眭姓大户人家。她祖父是清末武举人,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私塾老先生。祖母娘家虽然家境富有,她却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在那文人盈门、诗书满堂的家庭环境熏陶下,她论事说话也带点“文气”,虽说不出什么大道理,谚语、俗语倒是常挂嘴边。祖母的谚语十分丰富,思绪敏捷,意思相近的词语她能连说好几句,有时还会蹦出两句古诗来。

祖母来到我家,初始家境还算殷实,后来因祖父和我父亲相继离世,母亲改嫁,家道陡然中落。我与祖母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祖母挨过饿,吃过树叶、观音土,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不带补丁的衣服,所以祖母对粮食、衣物有种近乎苛刻的爱惜。

曾记得,解放初期,农民分得田地,但因劳力不足,农具不全,一家一户“单干”无法耕种。就在这时国家发出了组织“互助组”的号召。在“互助组”的帮助下,那些年凭祖母、伯父的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的年景,几乎年年都是丰收年。粮食堆满了半间屋,我常劝祖母卖掉一些粮食,添置一些衣物,她总是磨磨蹭蹭的不愿卖,还振振有词地说:“囤里有粮,心里不慌”;“存粮如存金,有粮才放心”。

那时候生活比解放前好多了,一日三餐基本做到“一干两稀”,早晚不是粥就是汤面。有次,秋收结束,姑妈来家小住,我央求祖母:晚上我们不吃面了,烧饭吧。祖母寻思了半天道:“你不懂,我们不能‘上场富’‘节水在满缸,省粮囤尖上’,过日子要细水长流,不能吃了这顿,不顾下顿。”

秋天,祖母常和一帮老姐妹到田里去“捡漏”“拾秋”,扛着小钉耙,拎着蛇皮袋,到人家收割后的地里淘花生、刨山芋、捡豆荚、拾稻穗。老人家看着一堆堆“战利品”心里乐开了花。我们孙辈兄妹见了就给她泼冷水:“现在我们粮食吃不完,您犯不着弯腰驼背,挨晒受累去捡粮食了,不怕人笑话呀!”祖母板着脸说:“你们都没过过苦日子,‘细雨落成河,粒米凑成箩’,这些黄澄澄、饱满满的粮食,白白烂在田里多可惜呀!‘惜衣有衣穿,惜粮有饭吃’,我不偷又不抢,只是爱惜粮食,看哪个敢讥笑我!”

小时候生活艰苦,逢年过节才能吃到鱼肉荤腥,后来日子慢慢红火了,我不免有时对饭菜挑三拣四,祖母便耐心地教导我:“不要老想吃好的喝好的,老话说得好,‘粮收万担,也要粗茶淡饭’‘吃不穷穿不穷,算盘不打一世穷’,日子要盘算着过,精打细算才能长久。”祖母看到我碗里米粒吃不干净,吃饭掉米粒,她常会捡起来吃掉,念念叨叨地说:“吃了不痛,掉了心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籽米要做九十九工半,米粒还是缺一角’。你们这些‘小巴戏’,没挨过饿,不知道粮食的金贵啊!

20世纪六十年代末,迎来了祖母八十大寿,虽说一切从简,但大家认为给老人做套新衣服,还是应该的。姑妈提前十来天与祖母商量做衣服的事,祖母却执意反对。见祖母态度很坚决,姑妈只好作罢。接着祖母却微微一笑,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穿不要太讲究,吃饱穿暖就好,缝补整齐,洗刷干净也不难看。老一辈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勤俭节约,省吃俭用的老传统不能丢!”

那年,我表弟结婚,我陪祖母前往祝贺。喜宴结束,看到一桌桌剩下的饭菜,祖母心疼,她批评姑妈:“‘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米汗水换’。丫头呀,你这样铺张,是作孽骂天呵!”姑妈无法同老太太解释,只好吩咐大家将剩饭剩菜统统带走。祖母在一旁对我说:“大孙子,这么多好饭好菜,我们也带点回家,吃上三五天没事的,吃不掉,再喂猫呀、狗呀、鸡呀,让它们也开开荤。”这时她突然提高嗓门说:“来!来!你们都过来,听我说!‘富贵要谦恭,衣食要俭省’,都记住了,千万不能忘本啊!”

长大后,我们堂兄妹都各自成家了,祖母也已过了耄耋之年,尽管年迈,她还常到孙辈各家去看看。见到堂妹家有不少吃剩的馒头,有的已经发霉变质,她用一只布袋装了带回来“捂酱”。边收拾边喃喃自语:“倒掉的是剩饭,淌走的是血汗。”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关谚语、俗语是这种美德的概括和感悟,寓意形象生动,看似平易,却蕴含着某些哲理。

今年是祖母仙逝五十周年忌辰,谨以此文祭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