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有位“热心肠”,居民有事爱找她

核心提示: 今年72岁的聂春娥居住在迎春小区已有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她一直是一位热心人,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维护小区环境,调解邻里矛盾。她是居民小组长,是小区里的“大管家”,不过居民们更喜欢喊她“大姐”。

f80457af8a716e496f72243c86c2b26c

图为聂春娥(右)帮助居民抬晾衣架。记者 帅莹 高静 摄

本报记者 帅莹 高静

今年72岁的聂春娥居住在迎春小区已有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她一直是一位热心人,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维护小区环境,调解邻里矛盾。她是居民小组长,是小区里的“大管家”,不过居民们更喜欢喊她“大姐”。

近期,为落实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社区开展了“地毯式”入户摸排工作。聂春娥主动请缨,每天花近10个小时的时间穿梭在小区的楼栋间。其中,有一户居民要到晚上九点多才到家,为了做到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聂春娥便一直蹲守在小区门卫,直到这户居民家中有人回来。“那位居民看到我都不敢相信,连说不好意思让我等了这么久,但我觉得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聂春娥如是说。

身为居民小组长,聂春娥恪尽职守。小区刚开始进行垃圾分类时,所有的垃圾桶都被撤掉,不少居民不适应,就将生活垃圾堆放在单元楼道前,严重影响小区环境。看到这一情况,聂春娥心里十分着急,“小区改造后,整体环境提升了不少,如果就这样被破坏了,实在太可惜。”为此,聂春娥连续多天坚守在垃圾分类清洁小屋旁,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大家都比以前自觉多了,现在小区环境不知道有多好!”聂春娥高兴地说道。

这两天,刚刚完成“敲门行动”的聂春娥,又像往常一样开启了忙碌而又充实的老年生活。“早晨到广场上练练太极,下午在小区里转转,看看大家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周末还要到活动室提前为双庙社区群乐艺术团的活动做准备。”提到群乐艺术团,聂春娥一下打开了话匣子,“咱们这个活动室,是开发区第一个老年活动中心,成立到现在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聂春娥算是第一批加入的会员,“每个周末,艺术团的成员都要在这里进行表演训练,我得提前过来准备好要用的道具。”平时活动室里缺点东西,聂春娥都是从家里带来,供大家使用。在她的打理下,艺术团的服装、道具被管理得井井有条,每个活动日,聂春娥都是第一个到达活动室,最后一个离开,“别看这个活动室没多大,但小区里的老年人聚在这儿,聊聊天,唱唱戏,生活就没那么枯燥了。”

从活动室离开后,聂春娥便收到了一群“粉丝”的问候。“聂阿姨,吃饭了吗?”“大姐,出来散步啊?能不能过来帮我搭把手。”……聂春娥在左邻右舍的招呼声中,和大家畅聊起来。“虽然我只是负责6栋居民楼的小组长,但小区里的居民几乎都认识我,无论年长年幼,都喜欢跟我聊天。”聂春娥笑着说。

采访中,小区居民束先生对聂春娥连连称赞,“聂大姐是个热心肠,对待小组长的工作认真负责,对居民和蔼可亲,平时我们家里遇到什么困难,或者心里有点别扭,都喜欢去找她,有她在,我们就放心。”

聂春娥的热心,居民们都看在眼里,可对于大家给出的“热心大姐”“艺术团管家”的称呼,聂春娥连连摆手,“我觉得自己就是个‘老顽童’,遇事放平心态,不跟别人计较。现在生活越过越好,自己的日子好了,也想着要发光发热,多去帮衬小区的居民。”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