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万善公园内新建的公厕。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姜大妈是万善公园内一处新建公厕的保洁员。最近,她频繁地出现在众多市民的微信朋友圈,甚至一些网上的短视频中。不少亲朋好友和熟人见到姜大妈,总会说上一句“我又在网上看到你了”。
姜大妈“走红”是个意外,与万善公园内这座新建的公厕有关。大约三个月前,这座新建公厕投入使用,很快就成了一处“网红打卡地”。姜大妈说,一些人来到公厕,其实不是为了方便,而是为了拍照。起初她还有些纳闷,之后也就习以为常了,而她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意外“走进”了许多照片和短视频中。
姜大妈做了多年的公厕保洁员,可三个月前,当她第一次走进这座新公厕时,内心竟生出了几分紧张。“这座公厕和我以前工作过的公厕都不同,是一座‘高科技’公厕。”姜大妈告诉记者,这座新建公厕外观精美大气,而且在设计上与公园环境浑然一体。进入公厕,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电子屏,上面显示着“万善公园厕所智能引导系统”。通过电子屏,男女厕所里哪个蹲厕有人正在使用一目了然;实时统计日人流量和总人流量;显示当天的天气情况;还有公厕使用的满意度调查数据。此外,与传统公厕不同,这座公厕除了设置男女厕所外,还有供特殊人群使用的第三卫生间,以及工具间、管理间。姜大妈说,在这里工作的保洁员三班倒,公厕全天都有人管理。管理间有床,供上夜班的保洁员休息,这让姜大妈觉得十分人性化。
公厕变高级了,姜大妈的保洁工作也轻松了不少。“也许是新公厕的环境很好,大家在使用时都比较注意。”姜大妈说,“以前,公厕保洁是一份又苦又累的活儿。有人将烟头扔进小便池、洗手池;有人在方便之后将蹲厕搞得乱七八糟,乱丢的卫生纸、一地的烟灰都给保洁工作带来了麻烦;还有人偷偷溜进公厕写广告、贴广告,清理起来非常麻烦……”现在,姜大妈一般只需要将公厕的地拖干净,将洗手池边的水渍擦干净就行。眼前是公园美景,身后是美丽公厕,作为一名公厕保洁员,姜大妈头一回觉得这份工作很舒心。
不过,姜大妈也有一些担忧。“像这样新建的城市公厕,现在越来越多了。但一些公厕设施频频遭到破坏,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依然不时出现。”姜大妈担心,这座新建公厕以后也会遭到“黑手”,“我听同事说,在一些新建公厕,衣帽钩、灯芯管、水龙头等可拆卸的设施时常出现被盗的情况。这么好的公厕,爱护还来不及,被破坏了该有多可惜啊。”姜大妈觉得,一座小小的公厕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也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只有人人都自觉爱护,才能让这些新公厕长久地“红”下去,让这座城市越来越美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