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国禹)晚上睡得正香,忽然听到有人大声咳嗽,有时还会有使劲跺脚的声音。原来,这是深夜回家的邻居在“叫唤”声控灯。28日,家住兴隆苑小区的朱大伯向记者反映这一现象,希望深夜回家的居民在“叫唤”声控灯时,声音能小一些,不要影响他人休息。
朱大伯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以来,他所居住单元楼楼道里的声控灯变得有些不灵敏了,每天晚上邻居回家,总要用力跺脚或大声咳嗽几下,声控灯才亮。“楼道里的声控灯本来是居民的‘平安灯’,却因为反应迟钝变成了‘扰民灯’。”朱大伯说。
采访时,该小区居民林阿姨也表示,楼道里的声控灯刚装的时候很灵敏,只要有点动静就会亮起来,但使用时间长了,反应变得越来越迟钝。“我平时睡眠本来就不好,现在深夜总被‘叫灯’的声音吵醒,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林阿姨无奈地说,她的孙子也经常在深夜被惊醒。
提起声控灯带来的烦恼,很多居民都深有体会。29日上午,记者走访了部分装有声控灯的老小区,发现小区里的“叫”灯现象普遍存在,声控灯在宁静的夜晚就成了扰民灯。难道不大声咳嗽、跺脚,声控灯就不亮吗?记者在多个小区进行了体验,发现轻轻拍打墙壁,有的声控灯就能亮起来,而有的则需要使劲跺脚。“我经常上夜班,以前我们楼道里的声控灯很灵敏,小声咳嗽一下或拍一下墙壁,灯立马就亮了。可是后来,声控灯的灵敏度下降,有时回家,为了不影响邻居休息,我要么摸黑上楼,要么用手机照明。可有的时候我两只手里都拿着东西,不方便用手机照明,只能大声咳嗽或跺脚‘叫’灯了。”在香草新村,居民陈女士说出了自己的无奈。
记者走访中获悉,一些深受声控灯干扰的居民都希望回来较晚的居民能注意一点,不要扰了邻里的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