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面文化墙画出四村头新“底色”

核心提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文明”“和谐”……四村头菜市场,开发区大泊社区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不久前,大泊社区将四村头菜市场的外墙面打造成了由12幅手绘墙画组成的“大泊社区乡风民俗文化墙”。

0f7ab3d28c5fb782111c3bc5e58687d9

ec73575c24c98a16d5d88c093630e11f

e0759fc55cbfe99149bd6a9ddd48e720

本报记者 马骏 通讯员 刘琦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文明”“和谐”……四村头菜市场,开发区大泊社区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不久前,大泊社区将四村头菜市场的外墙面打造成了由12幅手绘墙画组成的“大泊社区乡风民俗文化墙”。一面墙,一幅画,耀眼的中国红、清新的自然绿,一面面文化墙成为四村头一道充满文化气息的靓丽风景线。

四村头历史悠久,村里老人说,四村头村名的由来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年间,村里那几间年代久远的老屋似乎也印证了这座村子的古老。大约二十年前,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到这里租房安家。他们有的来自河南,有的来自安徽,有的来自贵州……正是这些外乡人,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将这个位于城市边缘的冷清地儿打造成了一个热闹的“商圈”。然而,近年来,四村头的外乡人越来越少了。相比于热闹喧嚣,村民们更渴望一个安居、乐居的家园。

昔日热闹“商圈”,今日安居家园

朱琪是开发区大泊社区的工作人员,曾在四村头生活过四五年。他告诉记者,大概从2002年开始,四村头渐渐热闹了起来。“原先也就是一两家卖早餐的店,发展到后来,可以说各种店都有了,形成了‘商业街’。”朱琪说,由于地势原因,四村头的房屋布局较为杂乱,所谓的“商业街”也并非是一条直路,但这并不影响四村头成为社区里最热闹的地方之一。除了各式各样的餐饮店,当时的四村头还有便民的超市、幼托中心,以及网吧、台球室等休闲娱乐场所,商业形态多种多样。

时过境迁,如今,四村头渐渐安静了下来。朱琪告诉记者,前些年,四村头里的住户大多都是在周边工厂打工的外乡人,他们拖家带口而来,在这里埋头工作,在这里租房生活。可以说,四村头的“商业街”就是因他们而慢慢形成的。这几年,不少外乡人回到了他们自己的家乡工作生活;一些工厂建起了员工宿舍,让员工无需在外租房;有些外乡人已经在这座城市买房定居……四村头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前些年的四村头虽说热闹,但也存在各种问题,不仅环境卫生糟糕,盗窃、斗殴等治安问题也时有发生,居民们的居住环境较差。”朱琪说,“现在四村头虽然少了很多商铺,但一些小吃店、小超市、理发店、药店等居民需要的商铺都仍在经营着。虽说少了一份热闹,却多了一份安宁惬意。”

12面文化墙为四村头重新“上色”

“现在的四村头,住户大多为本地中老年人。”大泊社区的一位负责人说,“前些年,由于外乡人多,四村头主路两边的不少人家都做起了小生意。现在,商业气息淡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关了店开始享受起了退休生活、晚年生活。”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注意到四村头这样的转变,便以今年建党百年为契机,在四村头打造了乡风民俗文化墙。文化墙以图画为主,在画面中配上主题文字,从而生动地向居民传播党的十九大精神、建党100周年、传统好家风等主题思想,意在打造安居宜居的“新四村头”。“我们现在是在四村头外围的一些围墙上画上了手绘墙画,接下来,我们会在四村头里的一些房屋外墙上画上一些手绘墙画。”该负责人说,“打造这些文化墙,就像是给四村头重新‘上色’,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乡风民风;另一方面要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相信不久之后的四村头定能成为安居宜居的好地方。”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