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热心公益 大爱温暖他人
——记第四届丹阳市文明家庭荆浩全家庭
石夕金将锦旗送给荆浩全(左二)及其他如意慈善志愿者。
记者 茅猛科 摄
本报记者 茅猛科 通讯员 王国生
“谢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真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下去。”近日,皇塘镇宏图村村民石夕金特意赶到如意慈善皇塘分队办公室,将一面印有“无私奉献恩重如山爱心救助彰显大德”字样的锦旗送到荆浩全手中,不停地表示感谢。原来,石夕金妻子因患尿毒症、脑瘤等疾病,一星期需要进行三次血液透析,且需长期服用进口药物,无法报销,只得求助于荆浩全。得到救助后,石夕金便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如意慈善皇塘分队办公室,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荆浩全是如意慈善皇塘分队队长,家住皇塘镇皇塘村,家中5人有4人均是党员。多年来,荆浩全一家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更是团结融洽,真正以“平等、礼貌、和睦、稳定”的形象,弘扬家庭美德,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家庭所有成员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把爱传递得更远。正因如此,荆浩全家庭于今年4月被评为第四届丹阳市文明家庭。
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家庭和睦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家庭成员共同传承良好家风,互相扶持谦让的结果。在彼此的奉献中,好家风自然会一代人影响一代人。”荆浩全说,多年来父母的言传身教,教导他要尽己所能,照顾好身边人。成家后,他与爱人石红霞共同把这一淳朴家风发扬光大,也为女儿做出了榜样。荆浩全是家中长子,需要更多地承担家庭的重担。2009年,荆浩全父亲被诊断为食道癌晚期。本来吃住在厂里的荆浩全不得不搬回家中,暂时放下所有的事情全心全意照顾父亲。因为化疗导致胃口不佳,他就一天三餐变着花样做饭给父亲吃;父亲心情不好,他就坐在床头给父亲讲笑话……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在其父与病魔抗争的一年半时间里,荆浩全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子”真谛。他总是说,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的,父母生病正是需要他们的时候,绝不能在父母最需要他的时候缺席。
在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荆浩全父亲的康复情况好于预期,至今每年检测情况都很好。正是经历了父亲的这次大病,让荆浩全一家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前不久,我们刚刚给父亲过了‘十岁’生日。”荆浩全说,父亲康复这十年来,他们一家很是注重仪式感,每年都给父亲过“康复生日”,其他节日也会组织相应的活动,每年更是带着父母一起出去旅游。当天,记者还蹭了荆浩全一顿家宴。不管是饭桌上给父亲夹菜,还是饭后主动收拾碗筷,荆浩全的一切行为都显得那么自然,没有一丝刻意做作。
此外,荆浩全夫妻俩还热爱文体活动,总是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他们的热情也带动了周边邻居一起加入。妻子石红霞在皇塘的广场舞舞蹈队中属于佼佼者,总是不厌其烦地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新舞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是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热心公益,乐于奉献
2018年5月,荆浩全在一次很偶然的场合中,加入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成为一名普通的爱心群友。第一次走访困难家庭,让荆浩全感受到了有组织地帮助困难家庭,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也就更加坚定了他的公益之路。
“对于我做公益,父亲很是支持,也经常引以为荣。”荆浩全告诉记者,他父亲以前办厂时经常抵回一些办公用具或是鞋子等生活物品,大多数都捐了出去,村里筹钱修路或是给受灾地区捐款,父亲也都是第一时间响应,“正是因为父亲的影响,所以我一直有一颗‘公益心’,也才会在得知如意慈善后第一时间加入,就是希望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加入如意慈善后,荆浩全每次都会积极参加走访活动,了解困难家庭的需求,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2020年,在大家的一致推荐下,荆浩全成为如意慈善皇塘分队队长。接过队长的重担,荆浩全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更加专注于帮助身边人。此外,荆浩全还善于借助各种平台募集更多善款,用于帮助更多的人。之所以这么坚持,是因为他在走访过程中看到了太多痛心的画面,听到了太多的悲惨,他不想这些家庭放弃希望,正如他所说:“虽然我们的救助对于这些家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是这些钱是有能量的,是大家的爱汇聚而成,只要有希望就不能放弃。”虽然担任分队队长占用了自己大量时间,但荆浩全认为做有意义的事情总是让他感到快乐。
在荆浩全的带动和影响下,其妻子、弟弟,乃至于厂里的会计都加入了如意慈善皇塘分队。荆浩全经常和妻子、弟弟一起参加公益活动,也经常捐款帮助困境家庭。每次活动需要人手,或者需要一些物资,家里人总是会齐心协力帮助他完成。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荆浩全和妻子带领如意慈善皇塘分队队员,积极参与村里疫情防控,捐款捐物,不怕危险不怕累,挨家挨户做筛查,为疫情防控取得胜利献上了一份力量。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今年暑假期间,荆浩全的女儿主动报名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参与了“敲门行动”和核酸检测演练等志愿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