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车辆遭“黑手” 市民素质需提升

核心提示: 近年来,进驻我市的哈啰单车、永安行助力自行车等共享车辆时常出现被人为损坏的情况。小小一辆车,成为一面检验市民文明素质与公共管理的镜子。

近年来,共享车辆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不文明现象。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不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助力自行车,被人为损坏的情况较为严重——

共享车辆遭“黑手” 市民素质需提升

IMG_20210923_104111

图为被乱丢乱放的共享车辆。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小区大门附近有三四辆共享助力自行车,可没有一辆能骑。”家住惠泽苑小区的陈女士近日向本报记者反映,称其所住小区附近有多辆共享助力自行车被人为损坏。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进驻我市的哈啰单车、永安行助力自行车等共享车辆时常出现被人为损坏的情况。小小一辆车,成为一面检验市民文明素质与公共管理的镜子。

陈女士告诉记者,当天,她在一处永安行共享助力自行车停车点看到,一辆助力自行车的车座上被扎满了破洞。“看着像是用笔、圆规这样的尖锐物体扎的。”陈女士说,“附近一辆‘小蜜蜂’共享电动车同样遭到了‘黑手’,皮质的车座被刀划破了好几道。”陈女士表示,她当时还看到两辆哈啰单车被扔在一旁的杂草丛中,“现在出门如果去的地方不远,很多人都会选择骑行共享车辆。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破坏车辆,不仅给大家带来不便,也给城市文明抹黑。”

“永安行”丹阳地区相关负责人薛金峰告诉记者,陈女士遇到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们公司在丹阳投放了一千多辆助力自行车,平均每天报修的车辆为十几辆。”薛金峰说,“在这十几辆车中,大部分是被人为破坏的。有的是车座被扎破;有的是头盔被拆走;有的是二维码被人用打火机烧毁……”

记者了解到,与共享助力自行车相比,共享单车遭“黑手”的情况更为严重。在锦绣江南小区附近的哈啰单车维修点,记者看到,数十辆损坏的“小蓝车”被堆放在这里。其中,有的车辆沾满了泥巴;有的车辆锈迹斑斑;有的车辆车座、车筐被卸;有的车辆被贴上了非法广告的二维码……

徐师傅是我市哈啰单车维修点唯一的维修工。从收车到修车,徐师傅每天都在大街小巷奔波,修理损坏的哈啰单车。“平均每天报修的车辆有二三十辆。我外出的时候会带着工具,一些受损程度不大的车当场就可以修好,但一些受损严重的车就得带回维修点进行修理。”徐师傅告诉记者,每天晚上11点左右,骑行共享单车的人就少了,他此时会用手机通过公司内部软件查看当天车辆损坏情况。

“每天损坏的车辆数量不一,多的时候,我凌晨两三点就得起床去收车,有时凌晨一点多还在修车,不及时修好会影响市民用车。”徐师傅说,哈啰单车被人为损坏的情况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车座被扎破,甚至被直接拆走;有的被人扔进河里,之后被打捞上来;有的锁被拆了;有的车筐被弄坏了……”徐师傅告诉记者,一些哈啰单车在经过修理后,还会出现二次损坏的情况,这让他感到很是无奈。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在对共享车辆下“黑手”呢?一些市民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我看到过一些人把共享车辆当玩具,故意弄坏。有的是成年人,还有的是孩子。”市民郑先生说,“另外,我还看到有人拆走助力自行车上的头盔,不知道是拿去自己用还是卖钱。”

“我觉得是竞争所致。”市民孙先生说,“共享车辆的普及显然影响到了一些营运车辆的利益,有可能是被他们破坏的。”

市民周女士则认为,共享车辆随意停放“占用”了一些门店的进出口位置,因此才遭到了人为破坏。“我曾在一家商场附近看到,一些共享单车被丢进路边的绿化带里,这显然是影响到了商场顾客的通行。类似的情况我也曾在一些临街商铺门口看到过。”周女士说。

法律人士表示,共享车辆作为服务大众的公共资源,离不开运营公司的精心维护,也离不开使用者的用心爱护。广大市民在享受共享车辆所带来的便利时,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做到文明出行、安全骑行、规范停放。对于盗窃、损毁共享车辆的行为,公安机关会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追究相应刑事责任。

记者感言

共享车辆更要“共享”公共道德

作为共享经济的主要形态之一,近年来,共享车辆极大地方便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但共享车辆被破坏的状况并不亚于其火爆程度。从此前的“小黄车”到如今的“小蓝车”,一幕幕不文明现象不断重复上演,在急需引起重视的同时也值得我们思考。

在记者看来,针对共享车辆频遭“黑手”的问题,应强调市民爱车、惜车的公共观念,共享车辆需要建立在“共享”公共道德的基础上。同时也应意识到,要想共享车辆不被破坏,仅靠道德约束是远远不够的,更要运用智能化、网络化的手段加强日常监管。此外,在鼓励市民举报的基础上,有必要提高人为损坏、丢弃、偷盗共享车辆的违法成本。针对人为损坏、丢弃公共物品者,不仅要完善法规制度,要求责任人恢复原貌或照价赔偿,还有必要设置适当的惩罚性赔偿机制,明确故意侵害公共利益、损坏公共设施的严重后果,进而倒逼市民增强公德意识,爱护公共物品。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