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花式”推销引消费者质疑

核心提示: 近段时间,“女子月薪8000贷款60万买私教课”的话题引爆网络,关于健身房推荐私教课程中使用的五花八门的方式也被网友们所分享,有网友笑言“健身房掌握了营销的精髓”,也有网友认为健身房过度推销需要整治。

满赠、体验课、轮番介绍……

健身房“花式”推销引消费者质疑

本报记者 高静 帅莹

近段时间,“女子月薪8000贷款60万买私教课”的话题引爆网络,关于健身房推荐私教课程中使用的五花八门的方式也被网友们所分享,有网友笑言“健身房掌握了营销的精髓”,也有网友认为健身房过度推销需要整治。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遇到过健身房推荐私教课程情况的市民不在少数。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就被健身房的工作人员“忽悠”办理了健身卡,还购买了私教课程。“一次我在逛街的过程中,有健身房的工作人员拿着宣传单走到我面前推销健身卡,由于对方过于热情,加上自己确实有健身的需要,我便跟随对方来到了健身房。”陈女士说,实地察看后她办理了一张健身卡,有效期一年,费用为1200元。然而,到健身房锻炼的第一天,陈女士便被工作人员推荐了私教课程,“我原本是自己锻炼的,没多久就有工作人员过来指导,称我锻炼的姿势不标准,容易拉伤肌肉,也难以达到自己的锻炼目标。”

在健身房工作人员的介绍下,陈女士感觉自己锻炼似乎确实不是很有用,再加上整个过程中对方很细致地进行了讲解和展示,她便慢慢地信任了对方,接着对方便顺势推销起了私教课程,“对方表示,因为最近健身房有活动,买30节私教课程可以获赠6节课程,一共5000元。”虽然5000元并不是一笔小数目,但考虑到既然办理了健身卡,如果不能达到锻炼效果也是一种损失,于是她便购买了私教课程。让陈女士没想到的是,私教课程并没有自己期望的那么专业,“教练就是当初卖课给我的老师,真正上课的时候,他经常和隔壁的教练聊天,讲解也没有很细致,大部分时间都是我自己在练。”由于体验感并不好,陈女士上了大概20节私教课后便再也没去过健身房。“当初我其实是被工作人员的专业以及优惠措施给吸引了,其实自己还没真正考虑好到底是否需要私教课程。”陈女士说,经过这次教训,她之后再遇到推销行为时,会尽量避免与对方接触,免得自己再被“忽悠”。

郭女士与陈女士也有类似的经历,她花费了2000元办理了开发区一家健身会所为期3年的健身会员卡。“当初赶上商家周年庆,办理健身卡有比较大的优惠活动。”郭女士说,因为健身会所离自己住的地方比较近,想着下班可以去锻炼身体,加上优惠力度比较大,她便办理了健身会员卡。办理初期,郭女士几乎每周都会去健身会所3~4次,每次锻炼一段时间后,便有工作人员前来“搭讪”。“比如我在跑步机上跑步,就会有工作人员站在我旁边,给我介绍跑步机的作用,跑步的正确姿势,然后强调光跑步并不能很好的塑形,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肌肉锻炼等。”郭女士说,因为自己并不想再额外花钱购买私教课程,所以她每次都是礼貌拒绝,“但对方还是一直在旁边说个不停,让人特别反感。”尤其让郭女士感到无奈的是,每次来推销私教课程的工作人员都是不同的,所以她得一一拒绝,解释自己并不需要。“我只想一个人静静地锻炼,这样的过度推销太影响自己的心情了。”

据悉,对于健身房推销私教课程的情况,很多市民都觉得有些过度。有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商家甚至对“卖课”进行专门的话术培训,让店员根据顾客的情况设计几套说辞,因人而异去进行诱导消费。

“买卖私教课程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但商家总喜欢疯狂推销,过于热情,让消费者有种不买不行的错觉,算是变相强制。”市民钱先生认为,私教课程本身并没有问题,对于有塑形健身需求的消费者来说,私教课程可能会让锻炼事半功倍,但过度推销私教课程“大可不必”,“一般来说,私教课程比较昂贵,对于一些经济状况一般的人来说,购买可能会给自己造成经济压力,严重者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得不偿失。”他建议,健身房工作人员可以适当地介绍私教课程,如果顾客有需要,则详细推荐,如果顾客明显拒绝,则不要反复推销。

当然,在购买私教课程前,消费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对方是不是“过度”推销,也不能被“洗脑”,务必谨慎、理性消费,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确定是否购买。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